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东汉高密义士甄子然

(2024年12月0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金科

  战国至秦汉,孕育了众多名垂青史的侠客义士,他们舍生取义、从容赴死,为后世留下了诸多不朽佳话。生活于东汉晚期的甄子然(今高密人),汉桓帝时曾不顾危难救助汉代名士第五种和张俭,不负著名义士的美誉。
  甄子然大义救助第五种的传奇故事还被载入范晔编纂的《后汉书》里。
  第五种,字兴先,东汉司徒第五伦曾孙,曾任高密侯相。侯相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地位如同县令。第五种任高密侯相时,甄子然与其结交。当时盗匪猖獗,第五种大量储积粮草、振作士气、严阵以待,盗匪不敢滋扰,高密境内得以安定,外出逃亡的百姓一年就回归数千家。因为才能卓越,第五种调任卫相,又迁兖州刺史。
  当时的济阴太守单匡是中常侍单超之侄,借助其叔权势为所欲为,第五种逮捕单匡宾客四十余人,“收发其赃五六千万”,并弹劾单匡、单超。单超怀恨在心,借事陷害第五种,将其发配朔方,而单超外孙董援时任朔方太守,图谋报复。第五种任卫相时,与门下掾孙斌相友善,当时孙斌已任职京师,听说单超的阴谋,立即告诉友人甄子然、闾子直,并制订营救计划。于是孙斌率侠客数人,星夜追赶第五种。行至太原,途中遇到第五种,他们杀死押送的小吏,孙斌将马让给第五种,孙斌等人随后步行,一昼夜行四百里,才得以逃归。第五种藏匿于闾子直、甄子然处数年,至单超死,徐州从事臧旻为第五种讼冤,才得以赦免还乡。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赵王张耳之后。初举茂才,延熹八年(165年),山阳太守翟超任为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山阳防东(今山东单县东北),鱼肉百姓,大肆抢掠官民财物。张俭举劾侯览及其母罪恶,请求诛杀他们。可奏表屡被侯览截获,侯览由是与张俭结仇。为了报复,侯览诬陷张俭与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为党人,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朝廷下令抓捕张俭,张俭四处逃亡,人们仰慕他的名节,“破家相容”。张俭投奔曲阜孔褒,孔褒恰巧外出,孔褒胞弟孔融把张俭留下,后来不幸被人告发,张俭逃走,孔褒兄弟被捕下狱,孔融、孔褒、孔母“一门争死”,后来孔褒被处决。张俭又投奔东莱人李笃,督邮毛钦带兵至李笃家抓捕张俭,毛钦敬佩李笃为人仁义,张俭又为名士,“叹息而去”。李笃将张俭送到与东莱临近的高密甄子然处,甄子然又将张俭送入渔阳出塞得以免祸。据史料记载,张俭逃亡一事,“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先后被杀、被流放者三百余人,被囚禁者六七百人。
  史料记载,甄子然因救第五种遭受杀身之祸。东晋袁宏《后汉纪》称“其所经历,子然之徒皆伏诛”。孔融非常仰慕甄子然之名,“恨不及之”,曾命高密县令给予甄子然配食县社的高级礼遇。
  甄子然与东汉经学家郑玄是同乡好友,郑玄作有《答甄子然书》,载入《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