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九九重阳佳节来临,王维的这首诗总会在我心间轻轻荡漾。
有一年的重阳节,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村子,熟悉的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我看到了邻家的阿婆,正坐在门口,眯着眼睛晒太阳。看到我,她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嘴里念叨着:“孩子,你可算回来了。”
我来到姥姥家,姥姥正在院子里晾晒刚从地里收回来的花生。看到我,她放下手中的活,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拍打着我的肩膀,眼里满是欢喜。
“姥姥,重阳节快到了,我特意回来看看您,祝您身体安康,节日愉快!”我轻轻地递上给姥姥买的礼物。
“乖孩子,回来就好,还带什么东西。”姥姥嗔怪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饭菜,有说有笑。姥爷讲述着年轻时的故事,父母则谈论着村里的新变化,我静静地听着。时间从我们身边流淌过去,把我从一个稚气的小孩变成了青年,让姥姥姥爷的额头又多了几道皱纹,鬓角又多了几缕白发。回想起来,却仿如昨日。
饭后,我陪着姥姥姥爷去登高。山上的枫叶已经红透,远远望去,像一片燃烧的火焰。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一路上,姥姥姥爷步伐虽慢,却充满了坚定。
到达山顶,极目远眺,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姥姥从口袋里拿出了茱萸,轻轻地插在我的头上,嘴里念叨着:“保佑我的外孙平平安安,生活顺顺利利。”
看着姥姥姥爷满足的笑容,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一生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如今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牵挂。
下山路上,我遇到了儿时的伙伴小胜。他如今已经在城里安家立业,但每年重阳节都会回来看望父母。我们站在山脚下,回忆着小时候一起玩耍的点点滴滴,感慨时光飞逝。
回到家中,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将院子染成了金黄色,姥姥坐在椅子上择菜,姥爷则在一旁默默地整理着农具。
重阳节这一天,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繁华的景象,有的只是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对岁月的感慨。在这平凡而又温馨的一天里,我深深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住在乡村,生活节奏是缓慢的,却也是充实的,那么温馨。尤其是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有亲人在,便是温暖;有亲人在,每一天都胜似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