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聚焦社会困境儿童
剖析“野孩子”里的法律知识

(2024年10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聚焦“社会困境儿童”群体的电影《野孩子》热映。影片中,独自流浪生活的哥哥马亮和无人照顾的弟弟轩轩,因相似的命运走在了一起。本期“观影说法”,由北京康达(海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芳律师带大家一起来看《野孩子》中的法律问题。
父母生而不养,有何法律责任?
  场景:马亮和轩轩虽然有父母,但他们的父母却未能履行监护和抚养义务,最后导致两人像“野孩子”一样走上流浪的道路。“野孩子”更广为人知的称呼是“事实孤儿”,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生而不养,有何法律责任?
  解析:2019年,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2部门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
  父母生而不养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将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组织、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担何责?
  场景:文叔将城里的流浪儿童聚集起来,声称是自己给了“野孩子”们一个“家”,但实际上是组织、教唆未成年人直播乞讨、盗窃、抢劫,为自己谋取利益。马亮为了维持自己和轩轩的生活,迫不得已投靠了文叔。组织孩子们犯罪的文叔,犯了什么罪?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文叔利用、教唆未成年人盗窃、抢劫等行为可能涉嫌具体的盗窃、抢夺等罪的间接正犯或教唆犯;若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可能构成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若是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可能涉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面临相应刑事处罚。
“事实孤儿”能被收养吗?
  场景:轩轩向往着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上学,马亮找到学校咨询入学问题,但因轩轩父母健在,并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孤儿,又因缺乏相关身份证明,轩轩无法办理入学。“事实孤儿”能被收养吗?
  解析:符合一定条件的“事实孤儿”,可以被收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被收养。此外,收养人需同时满足: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
  同时,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民政部门应当加强送养工作指导,创建信息对接渠道,在充分尊重被送养儿童和送养人意愿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有收养意愿的国内家庭依法收养。加大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力度,及时帮助儿童寻亲返家,教育、督促其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义务,并将其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当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每季度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回访,防止其再次外出流浪。
我国针对“事实孤儿”有何法律保障?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将困境儿童分类纳入孤儿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范围。
  2018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第九检察厅,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2019年1月,民政部成立儿童福利司,儿童福利司的重要工作含有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指导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收养登记机构、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工作。
  2019年7月,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就加强“事实孤儿”保障工作出台专门意见,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
  2020年1月1日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全面实施。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将家庭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强调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
  2023年10月26日,民政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024年9月3日,民政部等2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流动儿童群体专门制定的关爱保护政策文件,填补了民生保障领域政策空白。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还规定了收养制度,并对监护责任予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则规定了遗弃罪及利用、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处罚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指出了各方责任,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通过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事实孤儿”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维护。         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