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皮肤科外用药 你用对了吗

(2024年08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用药,在皮肤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皮肤病常用的治疗方法。面对医生开出的各种各样的外用药,如何正确使用呢?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人民医院皮肤与整形美容医学中心的专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周瑞华 季晓琳
  用药前注意皮肤清洁
  仅有红斑、轻度脱屑的皮损,可直接涂药;对于硬质肥厚的皮损,应先水洗使其湿化,利于药物吸收,可用温热水泡,加上适当按摩,有时可遵医嘱用保鲜膜包药物;病损皮肤上的异物、痂皮等可见物,可试着清除;对不易除去的可见物,不可强行揭下,以免弄伤皮肤,可试着借助湿敷或油膏小心清除;皮损部位有毛发的,先剃净或剪除毛发。
  
  过敏体质初始用药先小范围试抹
  外用药也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还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当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某外用药时,为降低过敏风险,确保安全,建议先在病变部位皮肤(或手腕、小臂内侧)附近小范围少量涂抹药物,作为过敏测试。如果未出现红斑、瘙痒等情况,再适当增加用药量和涂抹面积,若测试过程中出现可疑反应,马上停药。
  
  涂药剂量与频次有讲究
  涂药量,推荐采用指尖单位法。一个指尖单位,是指挤出的药膏能覆盖食指指尖到第一节关节(长度2.5厘米-3厘米),约合0.5克的药量,可涂成人约2个手掌大小的皮疹面积,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有限,所以涂药量并非越多越好。
  涂药频次,皮肤病用药时间和次数与疗效直接相关。药物涂抹多少次,应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外用溶液或洗剂,因存在挥发问题,用药次数可适当多些,一般3小时涂抹一次;酊剂、软膏作用持久,每天可用2-3次;激素类药膏,可一日涂抹两次,晚上用效果较好。
  涂药时,应注意皮疹严重处要加强按摩擦药,一般不建议用棉签涂抹药膏,一是棉签会沾附药膏,易使实际用量不足,疗效下降;二是难以起到吸收增效作用。涂完药膏后,最好让药膏停留两小时以上,最少不能少于半小时。
  
  涂抹两种以上药物要设间隔期
  当需要在同一部位涂抹两种以上外用药时,至少要间隔半小时。如果药液与药膏都需要涂抹,可先涂药液,待药液干后,再抹药膏。两次间隔用药,乳膏、软膏交替时不需要清洗皮肤。洗剂、酊剂、粉剂交替时可用温水清洗皮肤。而泥膏、油膏交替用药时,可用植物油或液状石蜡浸泡后清除,不能用肥皂清洗,更不可强行剥离药物层。
  外用洗剂、油剂前,应先将液体摇匀,用刷子蘸取适量药液,轻轻涂在病损皮肤上。若用于头部治疗,可先洗净头发,再蘸取适量药液,涂抹于头皮上,按摩5分钟-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急性渗出性皮损可用湿敷法
   急性渗出性皮损,如急性湿疹、皮炎及局部糜烂等,有时候渗出较少或无渗出,但局部的皮肤红肿明显、皮肤感染、糜烂及溃疡等情况,也可以用湿敷法,帮助消炎、止痒、止痛、引流、清洁。
  常用的湿敷溶液是复方黄柏液,可以将4至6层无菌纱布浸入药液中,用镊子挤干,以不滴水为宜,敷于皮损处,每次20分钟。
  
  外用药的保存方法
   和其他药物一样,外用药也应遵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储存要求保管。外用药物一般在常温、避光、干燥和密闭状态下保存即可。
   有些外用药需冷藏保存,即放在阴凉处或冰箱中冷藏。已拆封未用完的冷藏药品,用后立即冷藏存放。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冷藏药品放到冷冻环境中存放,低温会使药物和溶剂分离,造成膏体乳化不均匀,甚至发生化学变化(有时会增加有害杂质)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