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5版:望海听风

16版:光影记录

“开封壮士”肖秋成日前首次来潍,对所见所闻满是赞许

被潍坊浓厚的文化氛围打动

(2024年07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左图:肖秋成到达昌邑市下营镇。   右图:肖秋成在滨海区徒步。(受访者供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日前,被誉为“开封壮士”、国内小有名气的中国边疆行者肖秋成徒步到山东省境内,7月3日应潍坊的朋友邀请,来到潍坊市区进行休整,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潍坊。7月5日晚,记者在滨海区与肖秋成进行了面对面对话,了解这位中国边疆行者在潍坊的所见所闻和对这座城市的感受。
  身材魁梧、精神矍铄,头发和胡须有些斑白,一身着装干净又朴素,这是肖秋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提起这几日在潍坊的所见所闻,他言语里满是激动和赞许。“这是我第一次来潍坊,但却充分感受到了潍坊人的热情好客。这里的马路宽阔,城市规划合理,不管是标志性广场还是路边餐馆,都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这个艺术从业者非常惊喜。”肖秋成表示,没来潍坊之前,自己只知道潍坊的风筝非常有名气,如今真正身处世界风筝之都,实实在在地被潍坊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打动。
  肖秋成是河南开封人,2006年10月,他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出发,先后途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等地,18年来坚持用双脚徒步丈量中国边疆,被誉为“开封壮士”,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中国边疆行者。
  肖秋成告诉记者,自己从44岁那年开启中国边疆行,如今已经62岁,真正从壮年走到了两鬓斑白,虽然已经过了18年,但前行的脚步依然坚定。18年间,他每天徒步30多公里,每年在路上10个月,翻山越岭、行走沙漠、穿越戈壁,历尽艰难险阻,走过无数的城市和村庄,只为亲眼见证这些年祖国边疆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他将自己家乡开封的故事带到各地,也将在各地的所见所闻带回家乡。
  肖秋成表示,目前他的行程仅剩山东和中国台湾两站,走完山东之后,他将办理赴台手续,争取在10月1日前完成全部行程,并将自己18年来亲眼见证的祖国大好河山和巨大变迁整理成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