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甘为“森林眼睛” 他们挥洒青春守护绿色

临朐县国有沂山林场护林员不畏艰苦,只要林场安全心里就甜

(2024年05月3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沂山巍巍,树木葱葱。临朐县国有沂山林场地处沂山主峰地带,覆盖潍坊临朐、临沂沂水、淄博沂源三市三县边界,林场总面积2200公顷。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劳苦,负责着林区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巡护林区每天走两万多步是家常便饭。他们甘为“森林眼睛”,用责任守护着绿色。日前,记者一行来到临朐县国有沂山林场,见证了护林员的工作日常。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卢相青 谭立国
巡护林区带水带饭,日行两万多步是家常便饭
  记者了解到,临朐县国有沂山林场于1948年建场,地处沂山主峰地带,覆盖潍坊临朐、临沂沂水、淄博沂源三市三县边界,南部与沂水县沂山林场接壤,东、西、北三面与蒋峪、九山两镇相邻。林场总面积2200公顷,有林地总面积2160公顷,其中防护林1900公顷。林场下设回头子、桃园、古寺、大寨河四个林区和三个瞭望哨,分1-18林班,专门负责森林防火、病虫害管理等工作。
  大寨河林区场部在沂山风景区南门处,林场管护一科负责人李晓伟是一名“80后”,带领着5位护林员,守护着488.3公顷的大寨河片区林场,包含着第15、16、17、18林班。
  2011年,李晓伟来到沂山林场工作,曾在多个岗位任职,2019年调到大寨河林区,负责防火巡林和林木资源管理,与文旅部门衔接配合做好沂山风景区南门防火综合检查工作。
  “南门防火综合检查站是进山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会对所有进山人员进行登记,并用扫描仪器进行检查,决不允许带火种进山,千方百计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李晓伟说。
  在第17林班的边界防火通道上,记者遇到了护林员高立强。“每天走两万多步是家常便饭,出来巡林必须带上干粮、水壶。”高立强说,大寨河片区林场在海拔300米以上,他们每天巡逻,四五天就能巡查一遍,对林场每一棵树都有很深的感情。“即使再苦再累,看到林木满山、森林安全,心里也是甜的。”高立强说。

“父子兵”夫妻岗,成为护林员队伍的一大亮点
  沂山林场面积庞大,既有防护林,又有特种用途林、经济林,生长着板栗、山楂等树木。目前,林场有职工66人,守护着这一方山水林木。林场职工中,有很多退伍人员,他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不怕吃苦受累,把青春奉献给这座大山。
  建场初期,“林一代”退休,按照政策“林二代”可接班上岗,即使条件艰苦,他们仍义无反顾投身于林场护林防火工作中来,“父子兵”、夫妻岗成为沂山林场护林员的一大亮点。
  在大寨河林区第18林班,记者见到了护林员刘兆全。他于1981年进入林场工作,到现在已有四十多个年头。“父亲从林场退休后,我接了班。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时间长了确实非常寂寞。我老家在沂山脚下,父亲说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一代代守护好‘她’。”刘兆全说,如今他的儿子也在沂山上班,从事文旅工作。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着这座大山,守护着林场安全。
  坚守在沂山林场金山顶瞭望哨的护林员蔡长春、张庆丽是一对夫妻,他们负责着林区及周边11个村共一万多亩林地的管护及防火瞭望工作,离最近的村子要走近15公里山路。冬天大雪封山,什么车都上不去,步行到达金山顶瞭望点需要3个多小时。“防火责任时刻不能放松,瞭望点片刻不能离人。”蔡长春说。
无论刮风下雨,远远近近的山头树林都得看仔细
  沂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地势起伏,山势陡峭,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头有29个,大沟有13条。在玉皇顶瞭望哨,记者见到了护林员张春明、徐传辉、张兆胜。临近退休的张春明快人快语:“在这里,基本工作任务是加强流动点的护林防火,搞好雨季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道路维护以及施工督导。特别是干旱季节,需要时刻绷紧森林防火安全弦,坚守瞭望哨岗位,不放过任何一处观测点。”
  在护林员张兆胜带领下,记者登上玉皇顶,站在玉皇阁西侧观景台上,举起望远镜向西北方向望去。“眼前看到的是花枝台,海拔982米,为沂山第2高峰。花枝台东北、东南分别与歪头崮、小天台相接。歪头崮海拔971米,为沂山第4高峰。玉皇顶西北方向是狮子崮,海拔973米,为沂山第3高峰。不管刮风下雨,远远近近的山头树林都得看仔细,林场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张兆胜详细介绍道。
  站在玉皇顶瞭望哨,有“手可摘星辰”的感觉。护林员徐传辉指着山下对记者说:“这里海拔最高,从山下到山顶,需要5级水泵提水才能上来。冬天下雪,车辆上不来,我们就步行上来。进入防火期更是没有节假日,全部靠在哨位上。”
  一代代护林员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沂山林场,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林场每一棵树。无论环境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他们始终是这片森林的“眼睛”,在平凡岗位上日夜守护着这方阵地,守卫着这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