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爱心档案
建立“希望小屋”
改善受助孩子居住学习环境
5月4日,滨海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来到大家洼街道筏子口村,看望13岁的困境学生小语(化名),看到小语坐在宽敞明亮的屋里认真学习,志愿者十分欣慰。
滨海区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希望小屋”公益项目针对全区家庭暂时困难、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岁至14岁儿童青少年,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空间,建成“希望小屋”,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
2020年6月,志愿者在滨海区30多个村庄走访摸排,了解困境学生的居住、学习环境,并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交流。2021年3月改造完成第一个“希望小屋”,帮助受助学生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成长转变。
截至目前,志愿者在滨海区已建成8个“希望小屋”,总投资近20万元。
暖心故事
“我长大了也要去帮助别人”
小语是志愿者长期关注的困境学生之一。小语出生不久,她的父亲就意外去世,母亲改嫁,她一直跟着爷爷生活。爷爷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爷孙俩一直靠低保生活。
志愿者第一次上门见到小语时,她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旧,躲在爷爷身后不敢与人交流。在一次上门交流中,志愿者孙金凤注意到小语有一个用废旧泡沫箱制作的简易鱼缸,里面养了两条小鱼,小语视若珍宝。于是,孙金凤专门给小语购买了铜钱草、蜈蚣草、鹅卵石、苹果螺等,并和她一起装饰鱼缸。小语逐渐和志愿者熟悉起来,每次看到他们来家里,都会主动上前拥抱他们。
后来,志愿者对小语的房间进行了墙面处理、铺设瓷砖、线路改造、灯具安装等,志愿者还给她购买了柔软的床铺、床单以及崭新的书桌、书橱,为她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各位好心的叔叔阿姨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长大了也要去帮助别人。”小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