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五一”假期临近 这份暖心提示请收好

(2024年04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一”假期临近,旅游、购物、聚餐等将迎来新高峰,多地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文明消费,谨防掉入价格陷阱。

      外出旅游重安全
  假期外出旅游,需提前做好攻略,注意出行安全,综合考虑旅行社的信誉、服务和管理水平,详细比较价格与规则,谨记“官方渠道有保障,超低折扣有风险”。
  随团出行,要认真阅读合同内容,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交通工具、购物安排、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具体事项,并将违约赔偿标准、承诺等内容写入合同,易引发纠纷的事项也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选择自驾旅游的,要提前做好攻略、合理规划行程,携带相关急救用品和药品,及时关注路况及景区信息,尽量错峰出行,做到安全驾驶、文明行车。
      预订酒店多对比
  通过第三方平台预订酒店时,要注意查看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文件。尽量多了解掌握酒店、宾馆相关信息,建议截图保存预订页面、退订说明、客房价格、房间布局、服务承诺等信息,反复对比、好中选优,预订成功后及时确认。办理入住时,酒店大堂有明码标价的,建议消费者详细阅读并拍照留存。在服务员陪同下参观房间、核对房型、检查屋内设施,有问题要及时提出。如因个人原因确需取消已预订房间的,可与第三方平台或酒店积极沟通,尽量避免损失。
      租车旅行早规划
  选择租车旅行时,要提前规划好行程,根据出行时间选择租车套餐。要充分了解租车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所包含的内容及其费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不同类型的保险及服务,防止因意外等原因导致车损或者不按约定时间、方式还车而产生额外费用。
      财产安全防范好
  外出旅行时,尽量不佩戴贵重首饰,如黄金、钻石等,以免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增加被盗、被抢的风险。
  携带大量现金不仅不方便管理,还存在安全隐患。建议使用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降低被盗风险。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各种中奖活动,防范电信诈骗,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食用野菜得当心
  “五一”假期,除了赏春踏青,也有不少人带着小铲子去公园、路边等地挖野菜。需要注意的是,路边、公园的野菜存在被污染的风险,而且部分有毒植物和野菜外形相似,容易误食引发中毒。
      购物消费要理性
  节假日期间,线上、线下的商家促销活动全面展开。许多商家推出降价、返利、打折等各种优惠来吸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留意商品实际价格,货比三家,以防有些商家出现先涨后降;参与商家的优惠活动时,要详细了解优惠促销的限制条件,以防掉入霸王条款、限制消费等陷阱。
  在追求低价购物时,也要注重商品的质量,购买商品后记得索要购物凭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理性购买,切莫冲动消费。
      外出就餐多留心
  一是要选择卫生条件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饭店就餐,确认好价格(收费标准)、计价单位等项目后再消费;二是慎食高风险食品,若选择食用冷食、生食类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经营单位是否有经营相关冷食和生食类食品的资质,注意辨别食品是否出现腐败变质等异常情况;三是慎饮泡制酒,不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泡制酒;四是不食用野生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健康饮食反浪费
  科学饮食,文明消费,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膳食平衡,荤素搭配,切忌酗酒、暴饮暴食。
  聚餐时提倡采取分餐制,鼓励使用公勺、公筷。合理安排食材食量,按需点餐,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
  不要贪食野味和新、奇食品。不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有关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
      维权意识需增强
  消费时,保留好各类消费凭证,结账前要核对消费清单,索要正规发票、收据。如遇到消费纠纷,本着合法、正当、公平的原则,可以先与商家沟通协商,依法提出合理诉求。与商家无法协商一致时,及时拨打政务服务热线12345或向当地消协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呼吁广大商家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