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全球首套高精度
月球地质图集发布

(2024年04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4月21日发布,图集包括《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中英文版,含说明书)(上图)。其中,《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包含《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1∶250万月球岩石类型分布图》和《1∶250万月球构造纲要图》,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包含30幅月球标准分幅地质图。
  图集采用中英文双语,其中主图《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利用青、黑、黄、品红4个基色叠印出共150种颜色,对月球进行“三宙六纪”的地质年代划分;识别并标记全月12341个撞击坑、81个撞击盆地、17种岩石类型、14类构造,建立了统一的盆地建造亚类的分类体系。同时,探测着陆点、特殊高程点等特殊要素在图集中也有显示。
  说明书与图集同步发布,详细介绍了编图使用的数据、图件比例尺选择原则、图面表达内容、“三宙六纪”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以及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等内容。
  另据了解,与美国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这一系列图集基于月球动力学演化的规律,创造性建立了“三宙六纪”的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更加客观地刻画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建立了以内、外动力地质演化为主线的月球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更清晰地表达了月球构造和岩石的演化特征;构建了月球撞击盆地和盆地建造亚类的分类体系,建立了盆地演化序列,提出了盆地及亚类建造的识别标志等创新成果,构建了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驱动的类地行星演化新框架。
  据悉,目前,该图集已经集成至我国科学家搭建的数字月球云平台上,并服务于月球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我国未来月球探测工程的着陆区选址、月球资源勘查和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