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最近一次在影视剧中见到蒋璐霞,是在电影《陌路狂刀》中。成为演员之前,她曾前往少林寺学艺,也曾是一名运动员,18岁那年,拿到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少林拳冠军,被授予“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称号。对于表演,她有自己的理解,“演员不能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是要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勇于挑战,一边学东西,一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去提高,慢慢成长”。
流畅打戏没捷径,只能不断训练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演古装武侠片,也算是圆了一个梦。”说起当初拍摄《陌路狂刀》的经历,蒋璐霞的声音中依然透露出一股高兴劲。
《陌路狂刀》讲了一个波谲云诡的故事。外忠内奸的齐王在背后做局,田安邺、赵钱孙以及江湖侠女秦姑等各路人物卷入其中,在多方势力斗争的漩涡中沉浮挣扎。
读完剧本,蒋璐霞对秦姑的人设有了大致判断:“她武功高强,非善亦非恶,外表隐忍冷静,内心却有着难言的心酸过往,复杂的身世、悲惨的童年,注定了她会是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而蒋璐霞演得最过瘾的一场打戏,是开场时与陌路军总教头田安邺的对手戏。这场打戏的难度比蒋璐霞想象中还要大,“秦姑的刀有不少旋转的武打动作,失误的几率很大”。因此,这场打戏的难度比蒋璐霞想象中还要大。
想拍出流畅的打戏,也没捷径可走,只能不断训练。比如,秦姑的刀和刀鞘都是武器,这就很考验双手的配合度。训练时,蒋璐霞特意左手拎个哑铃,强制自己一遍遍练习,直到把左手的力量练到符合要求。
那场戏蒋璐霞总共拍了两天。看到成片时她才松了口气,“拍这部戏对我是个挑战,好在达到了自己的预期,通过大家努力,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也不错”。
凭借《红海行动》拿下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蒋璐霞并非科班演员,之所以会踏上表演这条路,要从小时候的“武侠梦”说起。还在读小学时,蒋璐霞迷上了袁和平导演的电影《太极张三丰》,经常放学后跑去租这部电影的录像带,“那个戏我看了不下50遍”。精彩的打戏和充满侠义精神的剧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蒋璐霞想拍武侠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并在父母的支持下,如愿进入一家武校学习。几年后,蒋璐霞发现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又跑到河南少林寺求学,成为释小龙的同门师妹。由于伤病,她没办法继续当武术运动员,“就是一直抱着不认输的劲头,也不想躺平,干脆考大学,继续深造,我想,那里可能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大学快毕业时,蒋璐霞迎来了圆梦的机会,在动作电影《战·无双》中饰演聂依依,正式出道,之后陆陆续续拍过不少影视剧。
真正让蒋璐霞名声大噪的是《红海行动》。影片中,蒋璐霞饰演佟莉,英姿飒爽,打戏干脆利索。也是凭借这个角色,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不工作的时候,蒋璐霞更多是在养伤,但没有因为伤病想过放弃,也未曾动摇“我很幸运,早早确立了人生方向,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迷茫,始终没有偏离轨道,一直在演员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勇于尝试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影视剧中的角色分属于不同类型,如何更准确塑造人物、把握剧情等等都是演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体验生活”是蒋璐霞总结出来的经验。拍摄《陌路狂刀》时,她会穿上戏服,感受古人的仪态,每天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让自己变得像个“武林中人”。
业余时间,蒋璐霞经常约上好友去旅行,跟旅途中的陌生人聊天,写写日记,记录新鲜事。在北京时,她偶尔会跟朋友去摆地摊,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那些陌生朋友也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汲取的新鲜元素,说不定哪一天或者哪个角色,就能把它融进来,让人物更加丰富。”这是属于蒋璐霞的创作方法。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尝试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当然也不能什么戏都接,否则就是对自己和观众不负责任,“努力拥抱世界,它会反馈给你很多美好的东西。这是我现在要去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