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杨丽萍近日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

警嫂身份让她成为“超人”

(2024年03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对夫妻来说应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但对寿光市公安局洛城派出所三级警长李琳与妻子杨丽萍来说,却是“奢望”。恋爱五年、结婚九年,异地生活十二年,相隔两千五百公里的距离,杨丽萍始终如一支持着丈夫的工作。近日,公安部、全国妇联通报表扬一批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的女民警和好警嫂、爱警母亲,杨丽萍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怀禹 张益阁
这场“双向奔赴”,跨越了两千五百公里
  3月4日,记者见到了杨丽萍,衣着朴素的她,与人说话时语气柔和,眼神中带有几分笑意。回忆与李琳的“爱情之路”,杨丽萍坦言,在困难时总有一股“无名的力量”支撑她前进。
  2008年,李琳与杨丽萍相识于大学校园,二人在图书馆相遇时的第一眼,西北汉子与潍坊姑娘的爱情故事便悄然开始。两年后的毕业季,二人确定恋爱关系,也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异地恋。就读刑事侦查学专业的李琳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警察,杨丽萍暗下决心,要在将来为他撑起后方的“一片天”。毕业后,李琳远赴云南工作,杨丽萍则回到潍坊,成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的一名老师。
  距离虽远,但并未阻挡他们在一起的脚步。2015年,李琳与杨丽萍在潍坊举行婚礼,组建起他们期盼已久的家庭。婚假结束,李琳带着眷恋与歉意离开了家,回到云南,他放弃了日常公休,只为能把假期“积攒”起来,到时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成为一名警嫂后,杨丽萍也用她无私的爱,支持着丈夫心中的理想。就这样,两人在相隔2500公里之外的地方“双向奔赴”。
将生活的委屈藏在心底,勇挑家庭重担
  2018年,李琳与杨丽萍的儿子出生,也是那时,让杨丽萍真正体会到“警嫂”二字背后的重量。
  2020年12月的一晚,杨丽萍加班回家已是深夜,发现儿子发起高烧,便顶着冷风外出买药。“当时已近凌晨,小区周围药店大门紧闭。”看着空荡的马路与刺眼的路灯,杨丽萍产生了她作为妻子、母亲的无助。平时,杨丽萍总跟孩子说,她是“超人妈妈”,此时的她却手足无措。
  寻药未果,杨丽萍无奈回家,想到小区业主微信群,便抱着一丝希望发出求助信息,“感觉邻居都已休息,不会有人看到”。就在她几近绝望时,有邻居回复说家中有药,了解情况后执意把药送到杨丽萍家门前。谢过邻居,看着吃过药已熟睡的儿子,杨丽萍整晚的担心和委屈在那一刻决堤。
  对于工作家庭一肩挑的杨丽萍来说,类似经历还有很多,她早习以为常。“有时遇到一些事,想向他倾诉,但又担心会打扰他工作休息。”杨丽萍坦言,无数次想拨通那串熟悉的电话,但又放弃。出于对丈夫的爱与支持,杨丽萍用坚强和包容挑起了家庭重担,将所有委屈都藏在心底,无愧于“好警嫂”的称号。
从一年见一次到一周见一次,她已十分满足
  “以前一年回一次家,现在一周就能回一次家。”2022年4月,夫妻二人结束异地生活,一家团圆。回潍后,李琳的工作虽仍琐碎繁忙,但对杨丽萍来说,这样的生活令她十分满足。“他向我展望着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当时感觉我俩就是最幸福的人。”杨丽萍说。
  原以为生活会在平淡幸福里慢慢度过,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他们措手不及。2023年6月,李琳在出警救援疏散群众时不慎烧伤,这让杨丽萍再度陷入绝望,但她知道,此时的她,不能倒下。没敢将实情告诉双方父母,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向单位请假后,杨丽萍陪丈夫住进了医院。此时,他们的女儿刚满一岁。杨丽萍告诉记者,在丈夫面前,她表现得特别乐观,但看着曾以工作为荣的他如今全身缠满绷带,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实现心中理想,每每想到这些,杨丽萍就会偷偷到卫生间哭泣。
  “当时,医生说李琳需要补充营养,我就开始给他做高蛋白营养餐。”那时的杨丽萍,接送孩子、集市买菜、回家做饭、到院护理“四点一线”,虽忙碌但不知疲惫。为了让丈夫调整心态,她请教负责心理学专业教学的同事,为李琳制订了心理疏导计划。在杨丽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李琳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而她也因此累瘦了十几斤。看着妻子逐渐瘦削的脸颊,李琳心里五味杂陈,在他心里,妻子不仅是儿子眼中的“超人妈妈”,也是自己的“超人妻子”。

警嫂身份给予了她战胜困难的力量
  “知道李琳一直牵挂着老人和孩子,在他病情有明显好转后,我把实情告诉了家人。”杨丽萍说,身边的人都在问她,这段时间是怎么挺过来的,她觉得,是警嫂的身份给予了她战胜困难的力量。
  李琳先后进行了五次手术,每次都要忍受锥心的疼痛。“后悔吗?”有时,李琳与杨丽萍会这样相互问,而他们的回答都是——不后悔。
  到寿光市公安局洛城派出所的一年时间里,李琳共破案34起,抓获40名犯罪嫌疑人,化解矛盾纠纷63起,因工作扎实、内敛稳重,同事对他赞誉有加,辖区群众也逐渐熟悉了这名说话慢条斯理、行事刚正不阿的人民警察。
  杨丽萍告诉记者,一天凌晨,李琳望着她感叹,怀念跟兄弟们在值班室吃的那碗泡面。作为警嫂,杨丽萍自然明白丈夫的心意,在征得医生允许后,她开始陪李琳做康复训练,只为他能再次穿上警服。尽管不知何时能够痊愈,但杨丽萍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他、守护着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杨丽萍乐观地说道,眼神中充满坚定。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如同杨丽萍一样默默无闻的警嫂,她们的故事蕴含平凡的感动与亲情的温暖,她们用柔情铸就港湾,成为公安队伍最坚实也最温暖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