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樱果压满枝
致富有盼头

(2024年03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通讯员 姚胜楠
  阳春三月,生机盎然。3月8日,记者走进寒亭区高里街道牟家院村的樱桃大棚,一簇簇洁白的樱桃花竞相争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花香。绿色的小樱桃挂满枝头,在绿叶和花朵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
  “现在是樱桃树的盛花期,是管理最复杂的时候,不光要授粉、施肥,还要控制好大棚的温度、湿度,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大意。”牟家院村村民李树胜一边忙着给樱桃树剪枝,一边高兴地说:“今年樱桃长势不错,亩产应该能达到1500斤,预计收入在20万元左右。”
  产业为支柱,日子有奔头。近年来,牟家院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并采取“党支部+农户”联动的发展模式,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带头人,带领村民种植樱桃,从设施建设到种植技术,再到后期的推广销售,实现樱桃种植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建成占地300余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成功打造“牟家院村大樱桃”品牌,走出一条特色种植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在牟家院村党支部书记牟灵君的大棚里,自动放风机、自动控温机、水肥一体化滴灌等设备一应俱全,放风、控湿、控温等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我这个棚大约有300棵樱桃树,品种有美早、先锋,有了这些智能设备,省时又省力。现在有些樱桃树开始陆续挂果,第一批樱桃3月底就可以采摘了。”牟灵君说。
  樱桃种植不仅使种植户获益,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增收。“村里有了樱桃大棚,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像我这样在棚里打工的村民,村里还有不少。”在樱桃大棚内忙碌的村民韩桂兰说。
  在牟家院村,除了产业振兴的“樱桃红”,还有引领发展的“党建红”和精神传承的“文化红”。牟家院村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有效提升。此外,该村充分挖掘本村红色文化,依托潍北第一个党支部、牟鸿礼故居等,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实现了“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三者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