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
在我们家,家务分工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老公主厨,我洗洗刷刷。我曾经也努力想成为一名厨娘,奈何老公的煮夫地位难以撼动,久而久之,我也就乐在其中。近些日子,老公想方设法引诱我入“厨房局”,我就采用“拖延战术”,转移他的注意力。
瞧,煮夫又给我“洗脑”来了。
那天早晨,厨房里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我循声走过去,原来是老公在杀鱼。只见他左手拿着菜刀,右手提起砍刀,瞧我进来,他瞄了我一眼:“快来我教你,你学会了做饭,以后才不会被儿媳妇嫌弃。”我倚在门栏上,懒洋洋地答道:“这功夫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关键要实践,可我没机会啊。”
老公听着我耍赖的话语,苦笑着摇摇头:“来,给你上岗的机会。”“算了,这活技术含量太高,我以后慢慢学,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从简单事做起。”老公睥睨着我:“那你当回采购员,去买些调味品。”接着他说出了一大串名字,我的大脑飞速转动,默默地记在心里。
一路上,调味品的名字在我心里翻腾。走进市场,琳琅满目的菜蔬、扑棱的鸡鸭鱼虾、摊主热情的吆喝,瞬间我把买调味品的事抛到了九宵云外。称一些小蛋糕、买一点卤鸡爪、购一盆小花花,回家的路上才猛然想起此行的主要任务。我努力回忆老公的吩咐,确定不了买“花椒”还是“胡椒”,哎,不管了,都买回去吧。手里提着重重的袋子,脚下迈着轻盈的步子回家了。
刚到家门口,老公迎上来,从我手中接过袋子:“不错,买了这么多。不过,我先要看看调味品买齐没。”他东翻西找:“咦,花椒面呢?”糟糕!不是“花椒”,不是“胡椒”,是“花椒面”。老公笑嘻嘻地说:“考试虽不合格,不过也挺辛苦,还得麻烦您再跑一趟。”
我重新回到市场买了花椒面,然后躲在书房里写写字、读读书。这时厨房里又响起了“乒乒乓乓”的声音。又过了不一会儿,红烧鱼、凉拌鸡、卤鸡爪上桌,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我给老公行了一个大礼:有劳相公。这时儿子乐颠颠拿着手机递给他爸,说:“爸爸,你看视频里这个男子,正在感谢给他生双胞胎的妻子呢,我妈也是在感谢你煮饭辛苦了。”
其实,在家庭里分担家务,享受履行义务的那份快乐,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生活的本质就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寻求价值意义,也许有一天我会走进厨房,爱上里面的锅碗瓢盆,不过,现在家有煮夫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