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这篇文章写了许久。如果说,王传勇的诗词是瞬间的灵感记录,那我这篇小文则显得有些“处心积虑”。这是在细细地品读过他许多诗词,又把20年前读诗、写诗、评诗这瘾给勾出来后,断断续续写出的感受。
还记得,与王传勇一起去北京出差。在一处书店里,他盯着一张海报,驻足许久。我凑上去一看,写的是:“诗歌是对无以言说的事物发起的突然袭击”。他的嘴角含着微笑,看上去像是遇到了故友旧交。他说:“这种突然袭击,能让我们在一瞬间调动自己所有的细胞,找到最合适的辞藻,表达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而不要过多在意世俗的说法。”如今,在某些环境里,我们说话有时要谨慎,生怕哪句话不合时宜,被别人投来异样目光,或怕露了怯——这种瞻前顾后,不再是“言为心声”的作品,写得不真,读得不实,品得无味。
他真性情,是一个敢想敢写、敢评敢议的诗人。《满江红》感怀中“史如镜,任雨打风吹,显真相”“怀利刃,直闯狼巢鬼帐”抒发对真实、真理的向往,对丑恶、虚假的憎恨;《秋雁行》(外四首),写秋雁、秋收、秋分、秋叶、秋成,把“故乡情”“离客愁”“心自清”抒发得淋漓尽致;《文园初雪》借今怀古,将雪与“琼花”作比,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互相沟通、交错,挪移转换,这种通感恰是人生旅途中的独特体验;又将淄博市购买农民滞销白菜的事跃然纸上,“菜贱伤农一念休”抒发了家国情怀、民本情结……
他善用词。诗歌的用词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只求外在押韵,不求内涵,味同嚼蜡,何谈内容引人入胜;一种平铺直叙,大实话无意境,何美感可谈;还有一种就是情感、灵感、语感同时迸发,既思想深邃,又言语押韵、朗朗上口。
他常用典。《秋雁行》中形容路途遥远,他用“迢递”(出自明代梅鼎祚《玉合记·詗约》),热闹的村庄,他用“村墟”;煮肉,他用“饪臛(huò)”(出自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天上冷清,他用“星汉清寥”;形容飞雪惹人怜爱,他用“琼花欲开”……所以,要真正读懂他的诗,不是看一眼就能明白,有时需要去翻词典,方知其中真意。
这诗写实、写史、写事,这人有情、有义、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