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通讯员 刘刚)眼下,正值板栗成熟季,诸城市昌城镇的万亩板栗已经进入采摘旺季,串串栗蓬绽放,农户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我们村历来有种植板栗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板栗树,咱们的板栗口碑好,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来自河北等地的客商都会来这里收购。”10月6日,昌城镇芦河村的栗农陈焕军剥开板栗的“毛刺”外衣,向记者展示色泽亮丽的栗果。
据了解,目前昌城镇板栗种植面积670余公顷,有百年以上的古树8000多棵。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板栗已成为当地带动群众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与采摘现场一样火热的还有收购现场,栗农们扛着大袋大袋的栗果装车,额头冒汗,脸上带笑。由于昌城板栗甘甜软糯,一直是全国客商的抢手货。
收购商李梓秋已经“驻扎”在昌城镇潍东村5天,在他眼里,黄澄澄的栗果正是金秋收获的最好象征。“我们每年都来收购板栗,这里水土好,板栗品质高,经常被一些大型加工企业当做高端产品的原材料,我已经收购了近80吨,新鲜板栗流通很快,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李梓秋说。
小小板栗成了群众的“致富果”。为进一步鼓起群众的“钱袋子”,昌城镇结合唱好“股份合作三步曲”,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通过村党支部引领成立合作社,栗农以板栗树、土地入股,合作社与外地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统一收购加工,让小农户拥抱大市场,提高了农户的议价能力,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抱团发展,使板栗的销售价格增加10%以上。同时,合作社还统一进行田间管理指导,集中开展古板栗树保护,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和收益。”昌城镇芦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明对记者说。
小小板栗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条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流通的一整条产业链,农业实现了“接二连三”,效益节节攀升。潍坊奥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产业链节点上的代表性企业,板栗粉、板栗果仁、板栗辣酱、板栗粗粮面……在企业产品展厅里,由他们自主研发的30个品类的产品、15种礼盒套装琳琅满目,中秋前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各类产品供不应求。
“凭借原材料和技术工艺优势,我们迅速打开市场,像板栗果仁,来自百年古板栗园,配料表只有板栗,无任何添加剂,深受年轻人欢迎。”该公司负责人陆洪勋说,“下步,我们计划与村里的合作社深化供应关系,打造专属原材料基地,争取尽快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跻身板栗加工领域的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