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时隔六年,王宝强推出质感新片《八角笼中》

热血真诚 还原凉山格斗少年故事

(2023年07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八角笼’,我们都试图把它挣脱、冲破,困境是暂时的,因为希望一直在前方。”王宝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八角笼中》将于7月6日正式上映,还未上映就已斩获超3亿元的点映票房。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7月6日当天,全国院线给到《八角笼中》的排片也比另一部由古天乐、郭富城、刘青云强强联手的《扫毒3:人在天涯》要高出一筹。是什么,让观众和市场都看好这部电影?

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获得观众的肯定和鼓励
  2017年春节,演员王宝强交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大闹天竺》,尽管邀请到白客、岳云鹏、柳岩、黄渤、林永健等圈中好友助阵,当年春季档收割超7亿元的票房,但在豆瓣3.7分的超级低分让王宝强的转型之路蒙了灰。6年之后,经历过婚变等风波的王宝强,捧出了第二部作品《八角笼中》,其品相和质地,最初是不被市场看好的。但从今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亮相后,邢台、南京、昆明、广州、长沙、武汉、苏州、厦门等城市一路点映,影片获得不少观众真诚的肯定和鼓励。
  《八角笼中》取材自“四川凉山格斗少年”的真实新闻事件。影片讲述了王宝强饰演的退役拳手向腾辉一心想退出格斗圈,却阴差阳错地给一群无人照顾的孩子当了教练。为了赚钱,他打起了在夜总会让孩子们打假拳吸引客人的主意,结果被客人识破。在经过了一番挫折后,向腾辉决定培训孩子们练习真正的格斗。然而,随着往日的表演视频被爆出,这些“残忍、血腥”的画面刺激了不明真相的人们的神经,舆论开始发酵。向腾辉的生活、孩子们的前途都陷入到人们以善良为名编织的大网中,他们将分离寻找“出路”……
  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方式也相对直白、简单,电影的前半部分稍显拖沓,看得出王宝强从自己参与表演的电影中偷师学艺,有模仿和致敬的痕迹,但这并不妨碍这是一部滚烫的、真诚的电影。有豆瓣网友评价说:“向腾辉让我有种错觉,仿佛是不惑之年的王宝强将人生阅历镌刻到银幕上,描绘了一部小人物的命运史诗。”对此,王宝强诚恳地回应道:“到了不惑之年,反过来看自己成长的经历,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融在这部电影里了。”他说自己身在农村,电影就是他的出路,“在过程中我也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不过只要信念感不灭,相信自己的内在潜能,就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起《大闹天竺》时候“驾轻就熟”地收割喜剧观众,这一次王宝强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融进了《八角笼中》。不抛弃、不放弃、敢于冲破命运牢笼的,或许正是这几年蛰伏的王宝强自己。
用真诚的创作展示纯真质朴的人性光辉
  除了普通人之间的相互救赎,能让处于低谷的人感受到一股力量,《八角笼中》最可贵的地方还在于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有在乡村支教过的老师感慨:“电影呈现了真实的生活,正是深刻体会过他们的痛苦,才更被这份‘真’感动。”也有身处大城市的白领说:“电影中孩子们的脸蛋不是很干净,但眼神特别干净、纯粹,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坚持、善良,所有人都应该看一看。”影片中初次触电的素人小演员,纯真自然的表演的确让人意犹未尽。
  主演王迅回忆说:“在拍摄过程中,我和宝强无数次感叹,我们根本‘演’不过这帮孩子,他们太生动、太真实了。”王宝强也说,那些孩子的眼睛是会发光的,“那种纯真、质朴和质感,在大银幕中是很稀缺的。看到他们,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找到他们其实也是在找从前的自己”。非常难得地,在一部国产电影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对于这些脏兮兮面孔和灰扑扑生活的呈现,也看到了导演王宝强想要许给他们的希望和光明。
  电影中的重头戏无疑是史彭元饰演的苏木的翻盘之战,“这些孩子的出身就是黑白的,没有人去关注他们,身上也没有光彩,他们要靠自己向命运挥拳,胜利了身上才会有彩虹。”史彭元说。从导演技巧来看,从黑白画面到一片绚烂的处理多少显得刻意并且缺乏新意,但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每一次的掌声、喝彩、眼泪,几乎都来自于这一段高潮戏。
   很多时候,比起纯熟的技巧和讨喜的人设,更能打动观众的,只是真诚。
           据《新民晚报》
网友说
  网友“<逃>”:中规中矩,标准类型片节奏,故事是好故事,但拍得略显单薄,人物弧线描写得不够精细,导致代入感低,无法共鸣。但这部电影对于王宝强来讲,是飞跃式的进步,支持。
  网友“张兮兮”:感同身受,想有饭吃得靠硬本事,有真本事才能立足社会。电影从多维度展现社会群像,很写实也带点愤怒,普通人想出人头地,不能太逆来顺受,得打破常规。
  网友“花儿果果”:真人真事改编,没有刻意煽情,没有过度戏剧化,娓娓道来,囿于笼中,搏在笼中,用真诚和真实感动观众。尤其结尾的处理既张扬又收敛,既热血又克制。叙事节奏再紧凑一点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