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望海听风

16版:光影记录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

(2023年05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郭超
  “六一”儿童节将至,小朋友们会以欢快的歌声、动人的舞姿迎接属于他们的节日,学校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儿童节活动。作为家长,难免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段简单又快乐的岁月。近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人,听他们讲述不同的儿童节故事。
“70后”李梅:
为了演出提前一个月开始练
  “小时候上学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就盼望着过‘六一’,在小朋友面前跳跳舞,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今年47岁的李梅回忆起儿时过“六一”儿童节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李梅目前是昌乐县朱刘街道万山幼儿园的级部主任,她从小就能歌善舞,儿时过“六一”儿童节,老师会提前一个月挑选孩子排练节目,李梅每次都因为表现积极,成为舞台上的一份子。为了在小朋友面前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李梅和其余八九个女孩天天练舞。“六一”儿童节当天,舞台下的小朋友伸长了脖子观看,李梅越跳越起劲,因为表现良好,每次都能得到奖状。
  1998年,李梅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了一名幼儿教师。虽然身份改变,但不变的是对舞台的热爱。李梅有了更多时间去接触舞蹈,她也很喜欢把自己掌握的舞蹈技巧、经验传授给喜欢舞蹈的小朋友。“我希望能把每一个热爱舞蹈的小朋友教好、塑造好、打造好,让他们在台上发光发亮。”李梅说。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最近几天,李梅也在马不停蹄地指导小朋友排练舞蹈,就像当年老师教她练舞那样。
  “现在的小朋友大部分有舞蹈基础,比我们那时候学习舞蹈快多了,看到小朋友在舞台上跳着我编排的舞蹈,很有成就感。”李梅说。
“80后”王春燕:
演完节目吃个包子特别满足
  “这张照片是我二年级的‘六一’儿童节拍的,白色的裤子、衬衣、鞋子和粉红色的马甲,当时是很时髦的衣服了。”家住奎文区德润天合小区的王春燕说。今年35岁的王春燕是莱州人,至今家里还保留着一张当年“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的照片。
  “那次表演我印象特别深刻。”王春燕说,有一天早上她早早地到达教室,刚进门就被老师叫过去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排练,当时排练的是一支舞蹈,具体什么舞蹈已经记不清楚了。参加节目需要准备统一的衣服,在那个年代,平时很少买新衣服,参加演出不仅能上台露脸,还能趁机“混”身新衣服,对于爱美的王春燕来说,她是很愿意参加的。
  “当时的节目比较简单,除了跳舞就是唱歌,参加节目的孩子们拿着塑料花,口里高喊着‘六一快乐’。”王春燕说,老师统一带队到市里参加节目,提前在家里化好妆,穿好服装,家长陪同。到了登台表演节目时,小伙伴们都很兴奋。
  一般演完节目就到了中午,家长会带着她在城里吃个包子再回家。包子虽然不是什么昂贵的美食,但对于当时很少下馆子的孩子来说,能去包子铺吃个包子,就很满足了。热气腾腾的包子,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王春燕一口气能吃三个。
  “长大后也经常吃包子,但总感觉没有小时候的好吃。”王春燕说,现在她成了两个儿子的妈妈,开始给孩子们准备儿童节礼物、参加节目的服装。“不管哪个年代,儿童节的仪式感都不能少,都代表了一份满满的爱。”王春燕说。
“90后”田旭旭:
合唱比赛拿第一,获奖“奢侈品”
  今年24岁的田旭旭是青州市黄楼街道大尹村人,从小喜欢唱歌跳舞。为了培养她的兴趣爱好,父母专门把她送到城里去学舞蹈。上小学后,田旭旭成了班里为数不多有才艺的孩子。
  在田旭旭的印象中,每年“六一”儿童节她都会参加演出。老师会让她组织排练节目,她会挑选班里长相好、身材高挑的女生一起排练舞蹈。“我把在舞蹈培训班学的舞蹈教给同学们,提前一个月开始排练,每天下午最后两节课不用上,老师专门给我们找了空闲的教室排练。”田旭旭说,整个小学期间,她在班里的人缘都很好,特别是一些女生,为了“六一”能被选上表演节目,都愿意和她做朋友。
  除了跳舞,唱歌也是田旭旭的强项。她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六年级“六一”组织的红歌合唱比赛,老师不仅让她负责排练,还让她当指挥。最终,她和同学们凭借一首激情昂扬的《歌唱祖国》获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让她骄傲了好一阵子。“当时别提多高兴了,校长亲自给前三名颁奖,我代表我们班上台领奖,高兴地都快忘了自己姓啥了。”田旭旭说,当时的奖品除了一张大奖状外,还有一个看上去很高档的笔记本,上面盖着学校的章。“当时那个笔记本对我来说,算是奢侈品。”田旭旭说。
  田旭旭的家境不错,父母也比较注重生活仪式感,每年的“六一”都会给她买礼物。如今,回想起当时过“六一”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田旭旭成了一名准妈妈。“从明年开始,我就要给我的孩子过儿童节了。”田旭旭说。
“00后”牟勇亮:
怀念和小伙伴爬树逮虫的时光
  今年21岁的牟勇亮家住潍城区城关街道十笏园社区,目前就读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牟勇亮说,儿时过“六一”儿童节,学校会组织同学们表演节目,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一般会唱儿歌,开心地和大家一起分享零食。
  牟勇亮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学校会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下午放半天假。没有课业压力,牟勇亮会约着六七个小伙伴,到学校附近的小花园游玩。
  “那时候学校附近有棵大松树,我们几个胆子大的都喜欢爬树。”牟勇亮说,一棵十多米高的松树,他和小伙伴不一会儿就可以爬到树上了,双腿在树上一骑,双手抓住左右两旁的树枝,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坐在上面了。每次坐在大树上,听着鸟儿在树上歌唱,看着天上的白云悠悠,就像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画面那般美好,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爬树,牟勇亮还会和小伙伴一起逮虫子玩。大家一路走走停停,看到虫子后,先观察一番,然后再把它抓进塑料瓶里。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相互炫耀。
  现如今,牟勇亮和小伙伴们为了各自的学业,分散在全国各地。时光飞逝,带不走的仍然是大家的友谊。只要放假,牟勇亮还会和小伙伴一起约着出来玩。那单纯天真的童年时光,至今让他们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