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人工智能(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那么,AI诈骗有哪些手法?如何防范?一起往下看。
AI诈骗常用手法
◎声音合成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用伪造的声音骗取对方信任。
案例 某公司财务小王接到领导电话,被要求立刻给供应商转款2万元,并将转账信息以邮件形式发送,转款理由是避免缴纳滞纳金。由于老板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信以为真,在1小时内转款完成,后发现被骗。
◎AI换脸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
案例 小李的大学同学通过QQ软件跟她借钱,对方打过来一段四五秒的视频电话,小李看到确实是本人,便放心转账3000元。然而,她在第二次转账时感觉异常,再次拨通对方电话时得知同学账号被盗,遂报案。警方判断,那段视频很有可能是被人换了脸。
◎转发微信语音
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对方信任。
虽然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软件,可以实现语音转发。
◎AI程序筛选受害人
骗子利用AI技术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例如,骗子在实施情感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发布感情类信息的人群;实施金融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搜索投资理财信息的人群。
如何防范AI骗局
●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等,不要轻易告知。
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包括熟悉的号码,因为来电显示号码也可能是伪造的。
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请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未经核实切勿随意转账汇款。另外,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
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导致微信号、QQ号等被盗。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若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