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2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3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4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5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6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7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08版:人文潍坊·潍坊齐文化寻踪

姜太公钓鱼

(2023年05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说姜尚是山东省东部人,早年家境贫穷,虽然满腹经纶,可是派不上用场。
  姜尚也曾投到纣王门下,担当过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他看到纣王残暴无度,跟着他不会有什么好前途,就很快离开了。他又到各诸侯面前游说,可没人赏识他的才华,他反倒在奔波中年纪渐长,须发皆白。
  这一天,他来到渭水河边。那里是周族领袖周文王姬昌的领地,他早已耳闻姬昌仁义爱民,希望能得到姬昌的赏识,建功立业。
  可是怎么才能引起姬昌的注意呢?当时各地的能人志士都在向姬昌靠拢,光是接待他们,姬昌就忙得连吃顿饭都要中断两三次。论年龄,姜尚已没有明显的竞争力。
  姜尚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他一大早就来到渭水边开始钓鱼。可是他的钓法有些古怪,一般人钓鱼用弯钩,钩上还挂着香喷喷的鱼饵,这样的鱼钩沉在水里。可姜尚用的钓钩是直的,不仅不挂鱼饵,还举得离水面足有三尺多高。
  姜尚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姬昌耳朵里。姬昌派士兵去请他。但姜尚毫不理睬,只自言自语:“钓啊钓,钓啊钓,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改派儿子去请。可姜尚依然不搭理,念念有词:“钓啊钓,钓啊钓,大鱼不到小鱼到!”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垂钓者必是位贤才,要自己亲自去请才对。于是姬昌吃了三天素食,沐浴更衣,带着厚礼,去请姜尚。
  从此诞生了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