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触摸潍坊夜经济

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主管护师宋光超

ICU里的守护者
时刻与死神赛跑

(2023年05月1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常会出现温柔女护士的形象,但其实,护士中也有许多“男”丁格尔。5月9日,记者来到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见到了重症医学科(ICU)主管护师宋光超,他已在这里工作十年,每天都要参与多次抢救工作,时刻准备与死神赛跑。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ICU工作紧张又繁琐,有时做梦都在参与抢救
  5月9日早上7时30分,宋光超像往常一样来到医院更衣室,换上拖鞋、工作服,戴上帽子和口罩,手部消毒后开始在病房内穿梭,他要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他熟练安装管路,进行预冲,为患者进行血滤导管评估,然后连接机器,严密监测血滤机器各项参数的变化,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护理单。如果发现异常,就要快速反应上报给主管医生。
  忙完这边,他又来到另一个患者床前,与其他护士配合给病床上体重100多公斤的患者翻身。病人每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遇到一些体重较重的患者,不管是翻身还是搬动都十分费力,一般都需要男护士帮忙。
  记者了解到,ICU护士的工作十分繁琐,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遵医嘱给患者用药;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痰液引流;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作出判断,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对各种导管进行维护,换药和固定;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等;做好护理单记录,注意监测各种仪器参数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
  宋光超说,每天来到ICU,心电监护的滴滴声、呼吸机沉重的换气声,都让人不由跟着紧绷起来。ICU的工作非常紧张,有时同一个患者一天要抢救几次,有时一个患者抢救还没结束,下一个就被推进来。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上呼吸机……有时候他做梦都在参与抢救。

救治过的患者隔老远认出他,让他觉得很自豪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ICU病房不允许家属进入,护士成为患者离不开的依靠。病人的治疗、护理、生活起居全都依赖他们,每一个看似枯燥的工作环节,都孕育着重获新生的可能。
  患者王女士发生车祸后做了右下肢截肢手术,病情危重转到了ICU。宋光超一直负责看护她,每天要给她翻身、吸痰、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各种导管换药、心理护理等。起初王女士气管插管无法说话,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或者点头、摇头来交流,拔出气管插管后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小伙子。”后来,王女士再次来医院其他科室偶遇宋光超,隔着老远便喊他。“我就疑惑我戴着口罩还离那么远,阿姨怎么能认出我,结果阿姨说远远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是我了。”宋光超说,那一刻真的很有成就感,瞬间觉得工作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
  让宋光超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科里曾经住过一个小患者,是两个月大的早产儿。那时他还很年轻,不懂如何照顾那么小的婴儿。于是他就看视频,跟母亲打电话请教,最后照顾起孩子来得心应手。婴儿病情得到控制康复出院,他真心为孩子感到高兴。
  宋光超曾在手术室干了两年护士,之后十年一直在ICU。他希望自己能给ICU病房里的病人一些温暖,让他们有活下去的信念。患者转危为安他会由衷地感到开心,当倾尽全力仍然无力回天时,他也觉得无奈、痛心。见过了生离死别,让他对生命有了更多敬畏,更希望通过规范操作和用心护理,让患者平安转出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