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
近日,发生在C6276次列车车厢内的一起治安纠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5月10日,成都铁路公安处正式回应此事,并发布警情通报。警方表示,根据调查情况,公安机关认定杨某某用手背击打王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王某某遭到击打后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在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劝阻后,再次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对杨某某处500元罚款、对王某某处200元罚款。 (据中国青年报)
何为“互殴”,顾名思义,就是互相斗殴,指双方或多方在主观上均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且双方或多方均是主动的,客观上均实施了不法侵害对方的行为。
如果用警方通报为事件定性的话,说互殴是没问题的,毕竟你打了我,我也打了你。双方都得各打五十大板,先动手的板子打重点儿,这看上去没问题。
在警方没有公布完整的现场视频前,网友只能通过网上的片段“吃瓜”。对于王某某还手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她还手是正当的,是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做出的反击行为,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也有人认为,她脏话连篇,被打并不无辜。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简单说,公众想要的是个“理”。“理”讲不清楚,那结果就只能是不讲理的一方总在占便宜,讲理的一方一直在吃亏。说到底,也就是个公平的问题。警方这份“精确到秒”的再次通报表明,公众期待的反转情形并没有出现。此次公布的更为完整的现场视频显示,王某某的言行比较出格,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般无辜、弱势。
“高铁掌掴”事件在相当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事实上的某种舆论焦虑,如今有关方面以客观、公正角度,通报出全貌事实依据,有助纾解公众焦虑、缓解舆论情绪。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对这个事件的是非判断,应该以事实依据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处理,不枉不纵,是我们对社会纠纷处理的共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