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年以来,坊子区各中小学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改革发展,提升质量水平,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坊子区黄旗堡街道中心小学
从“细”入手着力提升群众教育满意度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刘仲宝)为提升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坊子区黄旗堡街道中心小学立足实际,从“细”入手,多措并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网格化管理,全力促成长。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走访,采用学校家长会、与家长约访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知晓学校教育工作情况,宣传教育新形势、新变化、新成就,将“办群众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细致入微,促家校交流。学校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开展全员家访等方式,面向学生家长广泛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认真排查存在问题,诊断问题成因,明确整改任务和责任主体,建好整改工作台账,抓好整改落实措施;抓实课堂教学,凝聚家校合力。学校加强家校沟通,成立家校服务区,每天值日校长负责接待有交流需求的家长,及时化解家校矛盾。成立三级家委会、设立家长志愿服务岗,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坊子区三马路小学
创新“X+123+F”模式提升满意度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福苗 通讯员 杨磊)为做好2022年“问民所需、解民所求”满意度提升工作,坊子区三马路小学结合实际情况和往年工作经验,整体设计、全方位部署工作,创新采用“X+123+F”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满意度。
“X+123+F”工作模式,“X”指从坊子发展、学区优势、学校教育三方面进行宣传;“123”指每类人群的工作方式,“1”是每类人群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充分沟通,“2”是进行一次线上普查问卷和一次特殊群体重点访查,“3”是三种沟通方式,即微信交流教育优质人群、电话访问教育一般人群、入户走访教育特殊人群;F指对征集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精准反馈。
三马路小学将以满意度提升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责任,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做好家访工作,对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包靠。加大校务公开、开门办学力度,以家长委员会等为载体,密切家校联系,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意识,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坊子区凤凰小学
用心打造“全人教育”全面提升育人品质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崔岩)近年来,坊子区凤凰小学始终将“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机制,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品质,获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建构实施“全人教育”课程体系,高效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探索高效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扎实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双减”落实,提高育人质量。改善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处室会商制度,要求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流程规范,并通过家委会、家长会、问计问需调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形成育人合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最优化,教育合力最大化。开设“晨读午练、作业辅导、社团拓展、早晚看护”四大延时服务板块,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根据师资成立编程、机器人、写作等多种个性化课程的延时服务社团,注重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坊子区恒信外国语学校
多措并举促满意度再提升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于丽娜)今年以来,坊子区恒信外国语学校把群众满意教育的根本立足于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系列举措,发展学校内涵,提高群众教育满意度。
强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内涵。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满意度提升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层层包靠,加强对学校满意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落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使群众满意度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畅通沟通渠道,促进家校交流。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定期家访和电访,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及时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并加强坊子区教育亮点的宣传推广,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家长及亲属对坊子区教育的全方位了解。此外,学校教育惠民中心每月随机抽取每班30%的学生进行学校工作满意度电话回访,倾听家长意见,征集家长问题并及时予以调查解决,增进了家校联系,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育政策理解。
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办学质量。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体系,不断打造高效课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坊子区龙泉实验小学
教育提质赋能满意度提升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刘丽萍)今年来,坊子区龙泉实验小学扎根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围绕“强课、提质”,持续提升学校满意度。
坊子区龙泉实验小学牢固树立“质量提升、人人有责”理念,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规范教育管理,狠抓工作落实。该校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强化“把常规抓严,把细节抓好,把过程抓实,工作持之以恒”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做到“严、真、细、实、快”。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研促教,不断提高课堂实效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该校设立了校长接待日,由当日值勤带班领导负责接待,接待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等。按照“谁接待、谁负责,谁主管、谁办理”的原则,处理好接待事项,填写接待记录表,保证家校沟通的效果,让家校双方“零距离”,实现教育零投诉。创新“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每学期每位教师家访不少于4次,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环境、家庭生活条件,针对性地为孩子进行学业规划,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烦恼,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
坊子区兴国小学
多措并举精准摸排 提升满意度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福苗 通讯员 郑海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年来,坊子区兴国小学紧抓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提升群众满意度。
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由校务领导、学校中层组成的满意度提升工作专班,组建满意度提升教师队伍和家长志愿者队伍,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先后组织召开学校满意度专项工作会议、全体教师部署动员会议,引导全体教师提高思想认识。
精准摸排数据后,通过走访入户、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分圈层开展工作,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有序做好解释沟通、问题反馈工作。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公开家长问题诉求渠道,公布校长邮箱和电话,设立“校长信箱”和“惠民接待站”,广泛听取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印发《兴国小学教育惠民一卡通》,建立健全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征集问题及时反馈。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建立《兴国小学居家特别关注学生台账》,通过线上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并进行一对一指导,定期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兴国小学将扎实做好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好教育教学常规,办有温度、有情怀、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坊子区理想小学
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提升教育合力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李玉萍)近年来,坊子区理想小学以家校互动策略为突破口,通过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不断提升教育合力,创造了一个开放、平等、互相信任、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坊子区理想小学通过举办新生家长“面对面”、夜间公益父母课堂等活动,由校长向家长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校文化、教育热点问题,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强化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实现教育的同频共振。学校每学期开展“学校谏言日”意见征集和问卷调查,通过家长的问题反馈有针对性的落实整改,努力提升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通过聚焦教育教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在打造精品课程课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堂改进行动。同时,充分落实“双减”政策,为1470名学生提供40多种社团选择,丰富课后延时服务,着力解决家长关注的学生作业以及个性化成长问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教研团队借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及坊子区心灵驿站优质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线上学习力”主题活动,有效帮助不同学段的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升学习能力。
坊子区九龙实验小学
全力提升教育群众满意度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周瑶瑶)今年来,坊子区九龙实验小学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多措并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满意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通过评优树先,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个人能力。同时,学校将监督检查落实到位,奖惩并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教学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学校教务处积极组织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鼓励和要求年轻教职工积极参与。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种线上培训活动,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经验做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专题会,解决安全问题,堵住安全漏洞,预防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落实“双减”、做好延时服务。学校通过深入落实“双减”工作,减轻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的负担,同时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把“减负提质”工作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多举措促进家校沟通。学校教师及时将学校发展策略、可喜的变化、取得的成绩、学生的进步等通过电话、班级微信群、线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告知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变化、办学的活力、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