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苏轼与高密

(2022年12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金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熙宁年间任密州知州,高密当时为密州属县,苏轼由此与高密结缘。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直到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当时的密州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4县(后析高密县板桥镇置胶西县),苏轼在密州两年间,走遍了包括高密在内的密州山水,与高密父老结下深厚友谊,为后世留下诸多佳话。
  高密西南的潍河,为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当年韩信曾在此囊沙壅水淹没楚齐联军,百姓称之为韩信坝。苏轼闻知,特别感慨,在《超然台记》中曾说:“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苏轼在建造超然台时曾从高密伐运木材,在《超然台记》云:“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苏轼与密州文士交往颇多。高密人王述,为左屯卫大将军王仲宝之孙,因过失致仕,不得恩荫其子,苏轼上奏朝廷请求给予恩荫,宋神宗同意苏轼的请求,恩荫王述之子王璋。后来苏轼又写信给好友滕达道,让其关照颇有武干的王璋。
  当时的密州城里有五代高密人苏禹珪故居,苏禹珪之子北宋状元苏德祥任密州别驾时曾居于此,苏氏园中以盛开白芍药闻名。按密州风俗,每年四月大会于南禅、贵福两寺,以芍药供佛,有时供佛芍药达7000余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尤以苏氏园中的白芍药最为知名,“资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苏轼曾作《玉盘盂》二首咏颂,诗云:“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苏轼之弟苏辙曾作《和子瞻玉盘盂二首〈东武苏莒公家园中千叶白〉》赞美白芍药,诗中有云:“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从苏轼兄弟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对同族先辈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