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4版:聚焦二十大

09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来看103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2022年10月1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每天上午,寒亭区103岁高龄的刘素英都会拿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书读报,这个习惯至今已坚持了几十年。虽然刘素英已经年过百岁,可是眼不花,思路清晰。对于自己的长寿秘诀,老人总结为“爱看书,心态好,吃饭慢”。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每天花两个多小时看书读报
  10月11日上午,在寒亭区寒亭街道万春园社区元和新城小区,记者见到了103岁的刘素英,她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记者注意到,一头白发的刘素英身体非常硬朗,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她眼不花,思路清晰,能看书读报,只是有一些耳背。
  据刘素英的儿子齐世亮介绍,老母亲每天都会拿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书读报,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其中,她最喜欢读的报纸是《潍坊晚报》,最喜欢的书籍则是《故事会》。“《潍坊晚报》的光影记录和都市新闻版面,她几乎每天都会看。《故事会》里的幽默故事是她的最爱,看时经常被逗得哈哈大笑。”齐世亮说,老母亲的床头上除了放着报刊和杂志外,还有一个放大镜。因为有一些字,老母亲看不清楚,便会用到放大镜。
  说起老母亲喜欢看书读报,齐世亮告诉记者,老母亲小时候未能读书。后来,她买了本字典开始自学,谁知一发而不可收,读书上了瘾。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看过的书不计其数,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老母亲都会用看书来“疏解”,每天看书读报成了她最高兴的事情。因此,齐世亮觉得老母亲长寿和这一习惯的关系非常大。
  记者了解到,耶鲁大学的公共健康专家曾进行过一项长期调查,在11年中,他们跟踪记录了3600名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健康与阅读习惯。研究表明,每天读书的时间越长(哪怕只有半小时),寿命就越长。截至1/5的研究对象死亡时,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平均寿命长近两岁。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阅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
心态平和生活规律饮食有节
  除了喜欢看书读报,刘素英心态乐观,宽以待人,什么事都想得开。“以前有人和她吵架,可她从不放在心上,第二天依旧与人说说笑笑。宽以待人、保持乐观、不记仇是老母亲最大的性格特点。”齐世亮说,老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一天不开开心心的呢?”因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愁事,老母亲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大喜大悲,这应该是她长寿的另一秘诀。
  这么多年,刘素英没有生过大病,基本上没有住过院。齐世亮表示,老母亲生活很有规律,每次饭量都差不多,而且从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但是只吃七八分饱,从来不暴饮暴食。特别是吃饭时非常慢,细嚼慢咽,直到现在,胃肠方面没有出过问题。此外,老母亲每天作息也很规律,晚上八九点钟睡觉,早上五六点钟起床,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还有,老母亲烟酒不沾。虽然年龄已经很大了,一有时间就会出门散步。只要天气好,她会多在外面晒一会儿太阳。我总结了老母亲的长寿秘诀就是心胸开阔、生活规律、有爱好,并且能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健康长寿。”齐世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