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龙宫”小行星母天体上存在冰的时间超过10亿年

(2025年09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近日联合发布新闻公报说,对采自“龙宫”小行星的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龙宫”母天体上曾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并且冰存在的时间超过10亿年。
  这为研究碳质小行星化学组成的变化、轨道的变迁、地球水的起源等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日本东京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据公报介绍,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探测并采样的“龙宫”是一颗直径约1千米的碳质小行星,是其母天体被别的天体撞击解体、碎片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母天体就是个头更大的碳质小行星。
  此前研究发现,碳质小行星诞生后数百万年间,上面的冰融化形成的水和岩石发生反应,形成含水矿物。像现在“龙宫”的样本中所含水几乎全部是以含水矿物的羟基的形式存在。那么,含水矿物以外的水在碳质小行星上存在多久,这些水此后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借助镥和铪的同位素来探索碳质小行星上水的去向。团队基于对“龙宫”样本以及6块碳质陨石的分析,认为在这颗碳质小行星的母天体上,冰存在了10亿年以上,天体撞击发生时,冰融化成水流出。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除了含水矿物,碳质小行星也可能以冰的形式给地球带来水。这种情况下,碳质小行星保有水的总量达到自身质量的20%至30%,相当于此前推测的2倍至3倍。
  不过,围绕碳质小行星的水还有很多疑问,未来还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