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现军

硬“核”医技 为癌症患者打开“生命新窗口”

(2025年09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核”,不少人闻之色变。但在医学领域,“核”不是危及人类生命的代名词,而是一把济世救人的“金钥匙”。当传统影像技术难以捕捉隐匿病灶时,核医学以“放射性药物+分子影像”的独特组合拳,为癌症患者打开“生命新窗口”。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现军带领团队实现“诊断即治疗”的突破,通过核医学“精准制导”破解癌症治疗难题,从“模糊轰炸”到“点射歼灭”的诊疗革命,改写癌症治疗规则。
  □文/图 本报记者 常方方
  精准捕捉转移病灶
  核医学为患者赢得治疗先机

  61岁的张先生持续胸闷憋气,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左肺肿块,疑似肺癌。为进一步明确病情,他来到李现军所在的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接受了全身PET/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不仅存在肺部原发肿瘤,还伴有淋巴结、肝脏及骨骼的多处转移,情况十分复杂。
  “肿瘤细胞代谢活跃,会大量摄取葡萄糖。”李现军说,PET/CT通过注射微量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可清晰显示体内高代谢病灶的位置和范围。此次检查不仅迅速锁定了转移瘤,还为后续制定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
  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通过放射性药物实现“诊断+治疗”一体化。李现军指出,放射性药物既能通过ECT/CT或PET/CT成像揭示疾病规律,又能通过持续释放的射线精准杀伤肿瘤细胞。“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核心。”他强调,以PET/CT为代表的核素诊断技术,可帮助患者在无症状阶段或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时期捕捉病灶,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此病例再次印证了核医学的临床价值。随着技术发展,放射性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疗。对于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核医学不仅提供了精准的病情评估手段,更通过个性化治疗路径,为生命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核医学“精准爆破”
  治愈甲状腺癌骨转移

  38岁的王女士术后2年突发颈部活动障碍,CT显示第3颈椎遭肿瘤侵蚀。传统手术风险极高,而放疗可能遗漏隐匿病灶。李现军团队提出创新方案:口服碘131,利用甲状腺癌细胞“嗜碘”特性,让药物主动追踪转移灶。治疗后3天的SPECT/CT显像令人惊叹——不仅颈椎病灶清晰可见,胸骨、骶椎等隐蔽转移点也无处遁形。“这相当于给癌细胞装了GPS,连CT未显示的早期转移都能定位。”李现军说。
  微量射线持续“歼灭”肿瘤。碘131被吸收后,持续释放β射线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周围组织几乎不受影响。王女士接受治疗短短10天便缓解疼痛,两个月后完全康复。更令人称奇的是,治疗期间她未出现脱发、呕吐等化疗常见副作用。“就像喝了一杯有‘记忆’的水,它只攻击该攻击的地方。”患者如此描述。
  诊疗一体化改写癌症治疗规则。该病例凸显核医学的独特优势:诊断阶段即可锁定全身转移灶,治疗时同步实现疗效评估。从“模糊轰炸”到“点射歼灭”,核医学以精准、高效的治疗手段,为癌症患者打开希望之门。
  李现军介绍,核医学科拥有ECT/CT和PET/CT等先进的核素诊断设备,可以开展全身肿瘤、神经系统退行疾病及骨转移瘤等的早期诊断,能够对心脑功能、甲状腺功能等进行精准评价;可以开展碘131、碘125、钇90、锶90、锶89等多种核素治疗工作。
  打造诊疗一体化创新高地
  造福更多患者

  在肿瘤精准诊疗的时代浪潮中,核医学正成为突破临床痛点的关键技术。李现军所带领的团队,通过“临床问题导向+核药研发突破”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甲状腺癌个体化诊疗的示范样本,并逐步将经验拓展至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实现诊疗一体化价值的持续延伸。
  核药是核医学的基础,更适用于疾病诊疗的新型核药是核医学发展的主引擎。李现军团队将新型核药研发作为战略支点,针对恶性肿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开发靶向性诊疗制剂。李现军强调:“核药如同核医学的‘芯片’,我们通过医工结合链条加速成果转化。”
  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李现军团队建立了“动态分工+多学科协作”机制,构建起安全高效的协作网络。“只要你肯抬脚,就一定会有上升的台阶。”李现军的人才理念贯穿团队建设始终。通过“传帮带+多技多能”培养体系,年轻医生可同时参与临床操作与科研项目。除重视人才培养外,他还注重人才引进,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定期派出进修,增加创新活力,并且不断开展学术及文体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
  从甲状腺癌的“GPS追踪”到肺癌的“代谢显影”,核医学的诊疗一体化模式正在临床实践中释放巨大潜力。未来,李现军将带领团队继续深耕重大疾病核医学诊疗技术,继续探索针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的核医学诊疗新技术,解决更多临床痛点,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诊疗。
  ◎名医小档案
  李现军: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潍坊名医、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潍坊市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擅长:不同探针核素显像对肿瘤的诊断及“核素诊疗一体化”治疗。
  坐诊安排: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门诊(周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