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李景才

以爱为炬 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2025年07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徐艺华
  早晨6时,青州一中校园里的薄雾还未散尽,李景才的身影已出现在教学楼前。2003年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李景才便站上三尺讲台,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初心,悉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然后才能做学问。”这是李景才常说的一句话。从班主任到级部主任,从备课组长到学科带头人,李景才的履历表上写满了沉甸甸的责任。他深耕高三毕业班教学多年,所带班级成绩斐然,有多名学生叩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门。“潍坊市教学成果奖”“青州市优秀教师”“青州市学科育人能手”……李景才始终坚信,唯有坚守初心、深耕专业,方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今年毕业的张同学至今记得高考前那个焦灼的午后。化学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的她,攥着试卷冲进办公室:“李老师,我肯定考砸了。”看着女孩泛红的眼眶,李景才没有急着讲题。他翻开错题本,用红笔圈出可提升的知识点:“你看,这些题型只要掌握方法,提20分没问题。”此后一个月,他经常给这名女同学解答难题,从方程式配平到实验题步骤。考试前夕,李景才在女同学的笔记本上写下“加油”两个字。
  查分那天,张同学的化学考了81分——比平时的成绩提高了二十多分。“老师,谢谢您没放弃我。”张同学哭着说出的这句话,成了李景才今年最珍贵的记忆。
  “教育是让每个灵魂都发光。”李景才说,他至今记得2021年的那个冬天,班里的刘同学因家庭变故,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在周记里写下“不想上学了”。李景才了解情况后,多次家访,跟刘同学谈心,渐渐让他敞开心扉。三周后的一个傍晚,刘同学突然说:“老师,我想再试试。”此后,李景才不仅帮他补落下的课程,更常与他聊生活、聊理想。一段时间后,男孩眼里有了光,成绩也稳步回升。如今已是大学生的刘同学,每年教师节都会发来消息:“李老师,感谢您!是您让我重新找到方向。”
  当化学方程式遇上滚烫的教育初心,当严格要求融合细腻关怀,李景才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着“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诗篇。“让每个学生都能向阳而生。”这是李景才所希望的,未来,他还会继续用爱心与智慧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