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随着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无人机“飞手”作为新兴职业,热度不断攀升。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以下简称“执照”),这一进入该行业的关键凭证,重要性愈发凸显。那么,我市的无人机“飞手”培训市场现状究竟如何?7月10日,记者探访了我市部分无人机“飞手”培训机构。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奎文区的山东易通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无人机实训基地,部分学员正在进行实训,教练杨建奎在一旁指导。
“8字飞行开始,时间三分钟,倒计时开始。”“模拟成功”……学员施展鸿飞行技术娴熟,达到了备考条件。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进行无人机执照培训。“马上就要考试了,这几天我要抓紧时间训练。”他说,开始学习无人机驾驶技术的时候很难,特别是“8字飞行”,要掌握好速度,只有把速度降下来才能飞得更加平稳,就像学驾照,速度慢了遇到紧急情况才有反应的时间。
37岁的市民王梁也加入了无人机驾驶学习大军,其他学员模拟训练时,他在一旁认真观摩,学习经验。
“技多不压身,我看到现在无人机驾驶比较新潮,就报名参加了,考取执照后,想找一份相关的工作。”王梁说。
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少大学增设了无人机相关专业。王皓新就读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测绘专业。“我认为无人机测绘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就选了这个专业,希望能早日考出执照。”王皓新说。
据山东易通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以来,学习执照的人明显增加,与2023年同期相比,现在学习的人数增长了三四倍。“通过每次考试的考场就能看出来,以前一场考试也就200多人参加,现在有七八百人。”该公司负责人王京伟说。目前,山东省在济南、青岛、临沂、济宁、日照有8个考点,学员可根据需要就近选择考点。
位于昌邑市的潍坊翼心慧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专业的无人机培训学校,这个暑假,有不少年轻人前来学习无人机驾驶技术。“现在正是学习无人机驾驶技术的旺季,学员以大学生为主,仅这个暑假就招收了七八十名学员。”该公司负责人初浚豪说。
然而,随着培训市场的火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落后等情况。部分学员反映,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容易被低价和夸大的宣传所吸引,报名后未能获得良好的培训体验和预期的学习效果。对此,王京伟提醒学员,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认准有资质的正规机构,注意查看机构的规模、口碑和信誉,理性看待低价,切勿轻信虚假宣传,提防中介转包陷阱。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飞手”的专业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培训机构也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无人机“飞手”,推动我市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