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5年01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谭庆楠
  青春期的孩子,鬼点子总是特别多。邻居跟我聊起自家的孩子,略显无奈。
  她家孩子上学总迟到。几天前,这孩子约着同学一起去上学,早餐为了能吃到城南的包子,绕了远路,结果迟到了半个小时。到学校的时候,在走廊上碰到了老师,两个孩子瞬间变成了“戏精”,一个装瘸,另一个马上会意,连忙伸手搀扶。老师询问“受伤”孩子怎么伤的,俩人对答如流。寒暄过后,老师转身继续前行,两个孩子瘸了两步后拔腿就跑,笑得龇牙咧嘴。这画面,想想就搞笑。当然,这事是邻居从老师那里得知的。
  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啊,调皮又爱闹。
  十几岁的年纪,总觉得被人管着不够自由,绞尽脑汁想往外跑。记得上学时,每次自习课,老师总是在讲台上低头忙碌,我便开始在心里盘算着怎么逃出去,到外面吹一吹自由的风。第一节自习课结束后,在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时,我碰了碰同桌的胳膊说:“走吗?”同桌心领神会:“走!”我俩起身走出教室,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逃课。可惜天不遂人愿,走到楼梯间的时候恰好与班主任擦肩而过。刚开始班主任没认出我们,约摸过了五秒钟,班主任突然回头叫我的名字,我则立即俯身捂住肚子:“老师。”我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我肚子痛,想去医院看看。”同桌也机灵地扶住了我。
  “快去吧!记得请假!”班主任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们一眼。
  我和同桌走出教学楼,在操场上呼吸着新鲜又自由的空气。
  青春的快乐,就是来得如此轻易,喜欢耍花招,会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快乐。长大以后,快乐变成奢侈品,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甚至无暇欣赏免费的阳光、自由的风、嫩绿的草、娇艳的花……镜头前的我机械性地摆出剪刀手,动作僵硬,笑得尴尬。其实,大人们真应该向孩子们学习,为真实又琐碎的瞬间而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