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存峰
张嘉佳的小说《天堂旅行团》,名义上是宋一鲤帮余小聚圆了一个“看一场演唱会”的梦,实际上是7岁小女孩余小聚给了宋一鲤活下去的勇气,让他意识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即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他们双向奔赴,互相成全,实现了生命的救赎。
宋一鲤活得卑微、无助。妻子林艺离家出走,13个月才见过一次。这一次为了让妻子见自己一面,竟然自编自导制造车祸,受伤住院。林艺出现了,可只为送还结婚戒指,而后绝情而去。离去的理由很简单:吊儿郎当,明明是个胆小的人非要一天天装作满不在乎,这辈子没有干成一件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奇怪,说好一辈子,突然转身离去,不给你解释的机会,怎么留都留不住,对于留者,这是怎样的伤心与绝望。
原本他们也曾有过美好的回忆:读大学时的惺惺相惜、爱情的失而复得、结婚后对未来的憧憬。可半年后母亲脑出血,宋一鲤不得不辞去工作,重新打理餐馆,照顾母亲。再后来,母亲为了成全儿子,跳楼自杀未遂,瘫痪在床。这一切改变了生活航向,憧憬变成遥不可及的奢望;这一切让林艺心灰意冷,一年后离开了原本幸福的小家。林艺出走,让宋一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沮丧、抑郁,安排好母亲的晚年生活之后,准备吃安眠药自杀。
宋一鲤是否就一无是处呢?不是的。
首先,宋一鲤是一位非常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大学毕业攒了点钱,长途奔波,看望大三因伤退学的吴栖,只因后者在读书时期曾帮过他。住院期间,他主动调解丁大爷的家庭纠纷,教育老人的子女好好尽孝。他在吃安眠药自杀前,想起了走廊上偶遇小聚、她想吃烤肠而被医生阻止的一幕,于是特意为她买了烤肠。细微之处彰显个人品质:自杀未遂、宿醉醒来后,还不忘把啤酒桶丢进垃圾箱;在武汉,他为有爱心、受小混混欺负的烧烤摊老板仗义出手,哪怕自己受伤倒地;再怎么落魄,他还不忘关心那只流浪狗,并给它起名叫祥子。
宋一鲤还是一位有情有义的暖男。为了母亲免于被欺负,安度晚年,他以60万元为其购买了疗养院余生无忧套餐。在武汉准备送回小聚时,他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大巴车司机,嘱咐司机一路照顾好她,此后自己有种心被掏空的感觉,大巴车启动的刹那,又把小聚“抢”了下来。在南昌,青青目睹了生活残酷的真相,遭到了爱情的背叛,宋一鲤帮她尽快从阴霾中解脱了出来。在贵州境内,他为田美花付清了婚纱欠款,并到李树的灵堂吊唁。为了兑现承诺,他为陈岩创作了一首完整的歌曲。
宋一鲤原本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也曾有过自己的理想,谁也不想在生活的原地打转,只是不如意事接二连三地袭来,尤其是林艺绝情而去,让他彻底崩溃。
天堂旅行团就是向着天堂出发的旅行团,这里的天堂就是人性的复苏、灵魂的救赎这样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起初,我们都以为是宋一鲤帮助罹患癌症的小聚完成人生心愿,但读完小说我们才清楚,小说给读者设置了一个很大的悬念,并直至最后才解开谜底。原来喝安眠药未死,是因为小聚给他换成了一瓶软糖。他想开车坠湖未得,是小聚为了留下他而百般阻扰。之后,为了让宋一鲤延缓甚至彻底放弃自杀的念头,小聚又运用激将法,让他开车送她去武汉等,这也彰显出作者高超、冷静的叙事艺术。
那么,最终是谁帮助宋一鲤走出人生的低谷呢?是脑癌晚期患者小聚,她嘱托:“叔叔,我肯定会死的,你带着我那份,帮我好好活下去,用力活下去。”小聚想告诉宋一鲤的是:叔叔,你看我一个身患绝症的孩子都想着好好活,你作为一个体格健康的成年人怎么反倒想寻死呢?是小聚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是小聚告诉他,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着,要思考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用史铁生的话说就是,“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必考虑,那么剩下的就是考虑怎么活的问题。
人间自有真情在。一路走来,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让宋一鲤明白,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要坚定地热爱生活。是陈岩提醒他,如果对这个世界还有话要说,就写下来。他把那首大学时写的半首歌创作完成,也让自己获得新生。是田美花和李树超越凡人的坚守、生与死、凄美的爱情,让宋一鲤看见了人间大爱与家国情怀,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真谛。
小说的意义是多重的。这部小说还让我们关注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一个人内心有裂痕的时候,都是静悄悄的,这个世界没人能察觉。只有当他‘砰’地一声碎开,大家才会听到”。
“每年桂花都开,墙角探向月亮的那株淡黄”,是小说营造的美好意境,也代表着生活的希望。“童年没有太阳,却惦记着亲手造一道光”,小聚就是那束给别人带来希望的光。她临终那句“妈妈再见”让我们破防、泪目。作为孩子,她认为的“死”可能就是睡一觉,醒来还能见到这个世界和妈妈,殊不知“死”就是再也不会醒来的长眠。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余生要好好活。这就是小说要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