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目送

(2024年09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明明
  日炎暮凉,让人清爽,也让人感伤。
  你与我共校三年,度过初中时光。而今,你踏入了新的学府,我独留在原地,细数着与新一届学生的琐碎日常。大片大片的光斑透过树隙倾泻而下,我时常念起曾经的你。
  犹能记得,初一第一堂课,我站在讲台,你坐在下面,淡淡的笑,亮亮的眼,有种错位的恍惚。其他同学得知我俩的关系,迸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周围全是红彤彤的脸。我笑,你也笑。
  运动会场上,看到你脱掉外套,随手扔在角落,沐着凉风,我紧赶两步,有学生跟在我后面:“老师要去给王子杨送衣服了。”待我把衣服递过去,他又抢着替我说:“孩子,快穿上,别感冒。”我一扭头,他已如淘气的兔子般跳远:“哈哈哈,我妈就经常这样对我说。”笑声中,你乖顺地穿上了外衣,温润如玉,云淡风轻。
  正长身体的你,总有一种填不饱的饿。我在办公室放了零食,供你随时来取。众目睽睽,你会羞涩地凑到我身边,小声地说:“老师,我饿了。”一米八的你,面庞虽有棱角生成,孩子的稚气却依然难掩。
  不觉间,中考凌空而降。操场上,你挥洒着汗水,疲累又坚定地准备体育测试;教室里,你心神凝聚,汲取着无尽的知识。你黑了、瘦了,累得话也不愿多说一句。除了鼓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踏着星光赶回家的你煮上一碗馄饨。
  中考了。我有幸可以陪考。一处陌生的学校,多份陌生的考题,我忐忑难安,你波澜不惊。从小到大,你的情愫起伏甚少被考试牵念,总是清淡若风。
  出成绩了。密密麻麻的A冲击着我的视线,你伸颈一看,愉悦而笑。我心中的雀跃呼之欲出,该如何犒劳你的付出与收获。第二天,我带着你和你最好的朋友观看了成龙新上映的电影,成龙曾是你俩的最爱,我一直记得。
  两个月的假期,你预习高一课程,你洗碗扫地,你下午五点会准时出门打篮球,日子有秩有序,如同从小学一年级我们就开始制定的假期计划一样。每每看到你课本一放,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我总会忍不住提醒:多预习。随即又忍不住纠结,何必呢?开卷有益,总不会错。记得那年暑假,我们俩一口气看完了全套《七龙珠》,那种美好积淀心底。
  终于,开学的日子来了。那天,风飒日澈,你穿着深紫色T恤、浅蓝色牛仔裤,我像个话痨,叮咛这个嘱咐那个,你默默地把头点了又点。寻教室,觅宿舍,我让你自己铺床、整理物品,心中默念:儿子,以后得靠你自己了。
  回到学校,路过你曾经的教室,我习惯性地寻觅你的身影;餐厅打饭,我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你的位子;晚自习后回家,总感觉路灯下会出现你高高大大的身影……无名的忧伤袭上心头,不由想到《目送》里的那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那个夜晚,你第一次打来电话。我、爸爸、弟弟围着手机,既热闹又寂寥。万千话语凝在喉头,一时间竟不知先问什么好。你说自己当了值日班长、舍长、小组长,我既为你骄傲又忍不住忧虑,我知你性情平和,不喜约束别人。你说,觉得还可以。我心中稍慰,逼使自己做些超出本性的事,是成长无法绕开的桥梁。
  高中、大学、就业、组建家庭……如同生翼的青鸟,你将携带着自己的梦想越飞越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都会记得你幼时圆圆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