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肥美海鲜抢占餐桌C位

(2024年09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袁明国
  金风送爽开渔季,虾美蟹肥满仓归。随着黄渤海结束为期四个月的休渔期,滨海区的龙威渔港热闹起来,往来渔船穿梭不息,渔民们争“鲜”出海,满载而归。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为中秋团圆大餐准备食材。
  因船只大小和捕捞对象不同,从事近海捕捞的渔船一个往返的时间在半天到一周不等。“我们这船早晨7时出海,中午就能回来,主要捕捞螃蟹和海蜇,像这样一艘船出一次海能捕捞7000斤到8000斤渔获,今年行情很不错,到10月份能挣20万元。”渔船船主金锋说。
  渔民向记者展示了新捕到的海蜇和梭子蟹,海蜇体型大如脸盆,两三只就能装满一桶。梭子蟹活力十足,在网兜里奋力摆动着腿爪。据渔民介绍,今年迎来50年一遇的海蜇大丰收,尽管海蜇的价格比往年便宜,但巨大的捕捞量仍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龙威渔港码头,一艘大型钢制渔船即将起航出海。“我们每次出海约10天,到秦皇岛、大连以及荣成附近海域作业,主要捕捞鲅鱼、梭子蟹、鱿鱼等,每次出海产量约1万斤,像虾虎能卖到二三十元一斤,效益非常可观。”船主王辉说。
  不仅如此,在龙威渔港码头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从外地赶来的客商和群众驻足在摊位前,为的就是买到开渔后的第一口鲜。“一般这个季节,公蟹相对更肥一些,9月底、10月初才是母蟹蟹黄最多的时候,我们家比较喜欢吃蟹肉,特意这个时候来买公蟹,肉质紧实饱满,最适合清蒸。”市民王女士说。
  近年来,滨海区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协同发展戏水采贝、休闲垂钓等“传统渔业+观光旅游”新模式,在增加渔民收入的同时,推动滨海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