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年度国风歌曲《后西厢》词作者是潍坊人

(2024年09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9月11日至13日,2024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暨首届数字音乐年度盛典在厦门举行,颁发了2023-2024数字音乐年度荣誉,其中,潍坊小伙王琰泽作词的《后西厢》入选年度国风歌曲。
  首届数字音乐年度盛典颁发了年度数字单曲、年度数字专辑、年度影视歌曲、年度游戏歌曲、年度综艺(晚会)歌曲、年度国风歌曲、年度公益歌曲、年度新锐音乐人歌曲8个歌曲类项目,在入围的15首国风歌曲中,最终《落纸三千》《长安三万里》《落(花开花落日升日没)》《明月青山》《后西厢》5首入选年度国风歌曲。
  《后西厢》为国风环境式楚剧《又从西厢过》主题曲,濯玉作词,李政宽(龙猛寺宽度)作曲,李政宽和余维刚演唱。濯玉即24岁的潍坊小伙王琰泽,目前就职于青州市文化馆。
  说起这首歌曲的歌词创作历程,王琰泽告诉记者,他是在今年2月受知名国风音乐人李政宽之邀,参与创作的。《又从西厢过》以古典名著《西厢记》为蓝本,讲述崔莺莺和张生结婚后的故事——平凡故事里的多重危机,张生和崔莺莺被赋予了典型的中国式家庭角色特征。
  “两人婚前和婚后生活有巨大反差,从而引出一段很传奇的故事。”王琰泽说,他创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析张生婚后的忧伤,因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没有人到中年的体会,对中年婚姻里的各种问题更是不甚了解,比如张生为什么接受不了曾经跟他风花雪月的崔莺莺,原来超尘绝世的仙姑,“如今却也沾染尘土作厨娘”,成了一个磨豆又舂浆,只会做家务的寻常女,“于我而言,写风花雪月容易,但写柴米油盐太难了,因为我没有经历过。”王琰泽说。
  为此,王琰泽反复读《又从西厢过》的剧本,把自己代入张生,结合看过的文艺作品里相关桥段,历时数日完成歌词。
  在国风音乐路上,王琰泽小有成就,除《后西厢》外,还创作过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题曲《氍毹林园一梦牵》《梨园梦寄和合情》,环境沉浸式汉剧《贵妃醉酒》主题曲《玉环悲歌》、花鼓戏《香罗带》主题曲《罗带情深》以及《卿可愿》《廿四人生》等国风歌曲。
  “这次能与方文山等著名的词作前辈同榜,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鞭策。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人文底蕴深厚。如果有机会,想和阿宽(李政宽)为家乡写一首歌曲,宣传潍坊。”王琰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