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潍美风光

16版:光影记录

如花在野气象新

(2024年09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矫发

  在潍坊高新区新商界的“五福茶会馆”,子山和张洪亮先生的“如花在野书法展”悄然开张,如绚烂夏花,野蛮生长。更想不到观者盈门,好评如潮。
  野蛮,非贬义也。试想远古蛮荒之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野蛮与野蛮的拼杀中,人类以石为器,结绳记事,诞生了古文明的曙光。勇者无惧,敢为人先,在特定的环境里,野蛮是一种勇敢的生存。
  办展者是两个志向远大、热爱书法的“年轻人”,他们念兹在兹,土生土长,却向往“如花在野”的诗与远方。
  裴锟,号子山,出生于1977年,永远面带微笑,满脸谦虚诚恳。工作之余,自甘寂寞,痴迷青灯孤卷,兀兀三十余年。好书画,书法崇何绍基。善治印,喜金石,涉竹刻、紫砂。
  张洪亮,号晓盦,出生于1987年。好书画,工篆刻,喜收藏。篆书好高古沉雄一路,隶书从汉碑入手,近年来悠游于汉碑之林,怡然自乐。楷书宗唐楷,向上渐追魏晋,行草书以二王为宗。书法转益多师,然始终遵循“师古人”的理念,出入经典碑帖之间,孜孜不倦。曾举办“贪看青山”书法展和“鹿鸣呦呦”个人书法展。
  两人气味相投,书风相近,既有青春之野,又有古朴之风,清水芙蓉,天然雕饰。行草篆隶,任意流荡,一气呵成。子山告诉我,他的“传道东柯”八分钟写就,效何绍基,颇有“笔走龙蛇,风卷残云,帆船点点,鸥鹭翱翔”的感觉。所展作品,精淘细选,文字警人喻世,不落窠臼;意味清幽深邃,老少咸宜。
  小馆三百余平,步步见景。墙隅犄角,翠竹藤石点缀,花草绿植盎然,装裱清淡雅致,妙趣横生。一些文创小品,也特别值得玩味,如“如花在野”水杯,一杯在手,清心澄澈;如造型多样的团扇、折扇,一扇轻摇,清风徐来;如自制的刻铭花盆、底盘,其上兰花葳蕤,幽香皎洁,小品大雅,细节处见深功。书展茶馆,墨宝檀香,茶禅一味,文茗互融,斗室生辉。良师抚琴,娈婉沏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作品是实力的最好证明。
  著名书法家、米芾技法研究专家张其亮先生到场观展,对其作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书法守正出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出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年轻人思维活跃,有天然优势。裴锟、洪亮两个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讨。但我还是觉得胆子应该再大一些。既要往传统深里走,又要探索往新里走,不断推陈出新。”
  “如花在野”气象新!祝子山和张洪亮先生以此展为新起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跟风,不摇摆,在形成风格风骨上下苦功,在追求艺术的金光大道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