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潍美风光

16版:光影记录

寒亭区高里街道河南村

小小馒头厂“蒸”出乡村新气象

(2024年09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三、二、一!起锅喽!”随着张金林一声响亮的吆喝,麦香瞬间在寒亭区高里街道河南村的馒头厂弥漫开来。随后,张金林和几位伙计拿起方便袋开始给前来排队买馒头的村民装馒头(右图)。0.45元一个,每个馒头标准重2.4两,馒头大,也很筋道,价格还实惠,受到许多村民的欢迎。
  河南村干得热火朝天的馒头厂,是今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中华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引进的民生项目。今年5月份,为助力河南村助老食堂的经营和发展,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和集体讨论,确定在村里建立馒头厂,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张中华带队多次前往外地学习馒头制作经验和配方,并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追求最正宗的馒头香。
   “我们村的馒头厂精选优质面粉,采用传统老面引子发面的制作工艺,经过反复揉搓、精心塑形、掌握恰到好处的火候,蒸出香气扑鼻、口感筋道、充满儿时记忆的馒头。”张中华表示。
  目前,该馒头厂吸引了12名村民入股。据悉,12名村民是由张中华带领的村“两委”干部和村内7位组长组成,他们牵头筹集资金16万元,配置馒头自动化生产线,并每天义务对手工馒头进行统一生产、销售,实现了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激发了群众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馒头厂虽小,产能却不小。凭借着香味浓郁、安全健康、价格低廉等优势,河南村馒头深受消费者青睐,已与市内多家企业、饭店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真正发展成集制作加工、产品展销、供需对接于一体的馒头厂。目前每天可生产馒头1.4万个左右,实现月增收1.5万元以上,“蒸”出一条“致富路”,让村民充满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