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科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跃于扬州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八怪”的组成说法不一,一般是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燮、李方膺和罗聘八人,此外,还有高凤翰、闵贞、边寿民等都被纳入“扬州八怪”之列。他们都是敢于革新变法、讲究意趣和特立独行的书画家,其画风对后来海派画家直至近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画家都产生重要影响。
“扬州八怪”多是南方人,他们或为官四方,或周游各地,与当时的达官显宦、文化名流皆有往来。特别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曾任潍县知县,高凤翰又是临近的胶州人,当时的高密也崛起了一批书画名家,“扬州八怪”与高密文人有了较深的交往。
其实,“扬州八怪”的画风和书法艺术特别受到一位高密人的影响,他就是著名画家高其佩。高其佩是“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老师,黄慎、罗聘、高凤翰的绘画都受到高其佩的影响,郑板桥的书法开始就是学高其佩。
郑板桥、高凤翰与高密文人交往尤为紧密。郑板桥与高密进士单烺、单作哲、李师中都是同年的会试进士。郑板桥《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附注云:“高密单进士烺曰:不是好议古人,无非求其至是。”单烺在《郑板桥作字数幅为赠》中曾说:“我不善书,只知八分去篆犹未远,运人行草古法垂……”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时任左都御史的刘统勋作为钦差大臣与大学士高斌到山东赈灾,在潍县小驻,郑板桥曾协助赈灾事宜。
高凤翰与高密文人关系也颇为密切,与王庭侯、李师中、李若皋、单含、单仲昭、王元裳等人都有往来。高密诗人李若皋(字龙友,廪生,工诗,入《高密诗存》)曾在高凤翰家春草堂常住,并教高凤翰学诗。高凤翰曾说李若皋的诗胜自己数十倍。高密单仲昭曾为高凤翰医治,高凤翰作画以示谢意。高密著名画家李师中与高凤翰都被列入清“画中十哲”之中,高凤翰《赠李翰林秦风(师中)》诗云:“李侯京雒客,名彦动金闺。载笔忽青冥,沾香近紫薇。人声腾虎观,吾道在渔矶。可忆闲窗画,秋风木叶飞。”原注:“向为余作《寒皋木叶下》册幅,甚妙。”高凤翰在江苏为官时,曾得到祖籍高密、时任两江总督的高其倬的赏识,高凤翰曾一度寓居高其倬江苏巡抚任所。高凤翰在《旱海石弥勒小像歌》小注中说:“前制府高章之先生,其先本胶西人。后以事徙铁岭。国初从龙入关,为旗籍。”高风翰在《上江苏抚台高大人书》中写道:“窃凤翰伏自请安人回,得奉温谕,垂滓之真,源入骨裹。”高凤翰与高密书法名家王庭侯(字绍公,康熙间拔贡,官蒙阴教谕)亦有往来,史书记载:“书法争座位帖,得其神。乾隆皇帝东巡于店壁见之,叹赏移时,诏有司访其人,先生以老病辞。”王庭侯有《高西园赠画菊》诗。高凤翰与高密单氏文人多有往来,曾为澧州知州单含作《野趣图》,现藏山东省图书馆。
“扬州八怪”主要活动于扬州。当时的扬州,特别是德州人卢见任两淮盐运使时,曾聚集了大量山东文士。乾隆年间,曾任云南布政使的高密人宫尔劝曾长期寓居浙江嘉兴,与钱陈群以诗文唱和。宫尔劝与卢见曾为乡试同年,曾在扬州卢见曾府上常住,宫尔劝与其子宫去矜遂与“扬州八怪”广泛结识,“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曾为宫尔劝作《七柏图》,罗聘、闵华、戴亨等寓居扬州的文人纷纷题诗,罗聘《题宫怡云方伯七柏图》诗云:“孤松处士诗千首,五柳先生酒一杯。何似图中七株柏,东封山上翠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