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明喆
很多人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事实果真如此吗?潍坊市中心血站副主任技师宿军对此进行了解释。
宿军表示,O型血并不是“万能血”。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由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B抗原,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抗-B、抗-AB所决定。由于O型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给A型、B型、AB型的受血者输注后,不会被受血者血清中相对的抗-A或抗-B结合,输入的O型红细胞不被破坏,所以,当受血者在ABO血型鉴定困难或在抢救生命的紧急关头,同型血不足或缺乏时,可输经交叉配血相容的O型洗涤红细胞以解燃眉之急。
曾有人把O型血称为“危险的万能血”,因为O型血清中含有抗-A、抗-B,能与A、B、AB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属于输血禁忌,当异型输血量较少时,因能被受血者的血清稀释,引起的免疫反应较轻,故不易被察觉。若异型输血量大,这种输血禁忌现象逐渐加重,可能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
在临床医学中,输血一般遵循首选ABO同型输注。如果错输了其他类型的血液,可能会引起输血反应,包括高热、恶心、呕吐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六条规定,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这一规定强调了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必须确保输血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导致的输血反应或疾病传播。具体来说,全血和各种红细胞制品在输注时,必须确保供血者的ABO血型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同,这是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宿军提醒,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输血治疗,输血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大出血、外伤导致的开放性大量出血或者内脏出血等。此外,一些重度贫血的患者,因造血能力差,应先输血治疗,再进行后续检查。手术中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一般要在术前备血,以防手术中出现大量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