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雪后沂山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又来了,想去沂山,想去看雾凇,想领略大自然毫不掩饰的美以及寒冬不管不顾的冷,要的就是美丽“冻”人,要灵魂和肉体同时震颤。
  有人说,相比其他季节,冬季听起来似乎更多了些浪漫,或许这就是冰雪带来的独特魅力吧。而雾凇必属其中之一。
  要说雾凇有多美,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揭示了它的诗情画意。“雾”,自带一种朦胧的诗意。“凇”,话说有不少朋友会将“雾凇”的“凇”写成“淞”,其实“淞”仅用于地名,如吴淞江;而“凇”的用法也很局限,只能与气象专用名词搭配使用,如“雨凇”“雾凇”。
  要说“雾凇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雾凇的形成需要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诸多条件适宜时才能生成,极其难得。
  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记载雾凇最早的国家,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谚语有云:“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瓮。”在今天,仍有雾凇是“丰年之兆”的说法。所以,如果周末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难得的美景。
  昨日最低气温-0.3℃,出现在临朐;最高气温4.5℃,出现在高密。12月14日11时08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14日下午到15日白天,我市全部县市区将出现雨雪天气,大部地区阴有雨夹雪转大到暴雪,积雪深度5厘米至15厘米。此次雨雪过程范围大、相态复杂,积雪和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和设施农业等有不利影响,请注意加强防范。另外,寒潮黄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持续生效中。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