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寒冬聚会畅饮
切勿饮酒驾车

(2023年11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晓萌
  寒冬季节,三五好友一起畅饮,不亦乐乎。寒亭交警大队民警提醒,聚餐联络感情后,一定牢记酒后严禁驾车,否则将面临法律严惩。
  近日,寒亭交警大队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时,发现一小型普通客车突然猛踩刹车,民警随即要求驾驶员靠边停车接受检查。经呼气式酒精检测,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显示为63mg/100ml,达到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经询问得知,当晚驾驶员秦某与朋友聚会喝了几杯酒,觉得喝得不多,加上自己回家基本走小路,于是心存侥幸开车上路。目前,秦某被处以罚款一千元、驾驶证记十二分并暂扣六个月的处罚。
  民警提醒,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广大交通参与者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参与活动和聚会时,要严格自我约束,坚决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杜绝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同时,驾驶人亲友要时刻提醒驾驶人驾车前不要饮酒,更不要对他们劝酒,并拒乘酒驾车辆。
  另外,广大餐饮业主应做到文明经营,主动对饮酒人员进行“拒绝酒后驾车”安全宣传与提示,并主动为顾客联系相关代驾公司提供酒后代驾服务。若发现有酒后驾车行为的,请及时劝阻。发现酒后驾车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举报。
  
  链接
  酒驾发生事故的概率为何会增加?
  酒精会麻痹人体机能,包括视觉、触觉,影响判断和操作能力等,让驾驶行为变得危险。
  视觉:一般人在正常状态下的视野可达到180度,但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8%,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驾车极易产生危险。
  触觉:饮酒后,人的手、脚触觉能力会大大降低,可能导致驾驶人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判断和操作能力:饮酒后,人对声、光等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疲劳程度:饮酒后,人会出现困倦、短暂睡眠等情况,无异于“闭眼开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酒精会麻痹人的心理,让驾驶人轻视甚至无视酒驾的危害。
  自以为没醉:饮酒后,一些人容易出现超乎寻常的“自信”,自认为还能够开车,对酒驾危害重视程度不够、防范心理较差。
  心存侥幸:一些驾驶人认为“不会那么巧碰上交警”,甚至还有驾驶人认为“就开一小段没事”。但谁也无法预料危险的发生,喝酒不开车是驾驶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安全意识。
  
  醉驾和酒驾标准是什么?
  饮酒驾车 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 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