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叠加,长达8天,旅客出行意愿强烈。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铁路“十一”假期运输自9月27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十一”假期准备出游,可要提前预订酒店了,因为现在很多经济型、豪华型酒店都开始涨价了。
热门景区附近酒店已有多个房型售罄
“十一”假期有望延续今年旅游的火热态势,或催生“最火‘十一’假期”。携程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5倍,最近一周下单量环比上周增长63%。机票、民宿等业态的周环比增长率均超过50%,景区门票则翻倍上涨。
长线游是“十一”假期的“主角”。携程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当前报名情况来看,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广州、西安、重庆、深圳、南京、长沙跻身热门目的地前十强。长线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布尔津、乌鲁木齐、兰州、敦煌;或是华南地区的三亚、广州、厦门等地。
记者搜索在线旅游平台发现,近期是酒店价格“洼地”,而“十一”期间,不论是经济型酒店还是豪华型酒店,不少城市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店价格普遍上涨2倍-3倍。
如位于西安大唐芙蓉园附近的某经济型酒店,“十一”假期前最低的客房价格为257元/晚,假期期间的10月1日和2日入住最便宜的客房价格为813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16倍。
另一家距离西安大唐不夜城出入口300米以内的经济型酒店,平日最低价格仅307元/晚,而9月29日、30日入住的客房最低价格为790元/晚,是平日价格的2.57倍;10月1日和2日入住的客房最低价格为930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03倍。
而距离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距离小于100米的某中端酒店平日最低价格为420元/晚,9月29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1371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26倍;9月30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1469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5倍;10月1日和2日入住的最低价格达1665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96倍。
此外,全国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热门景区附近还有不少酒店在“十一”期间已有房型被订完,尤其是亲子房。
如成都天府广场附近,某亲子酒店在“十一”期间已有4个房型被订完。而位于长沙的湖南博物院直线距离2公里内的某豪华酒店在“十一”期间包括套房和亲子房等在内的6个房型被订完。位于北京北三环内的某豪华酒店则从9月26日至10月3日已无房可订。
在上海,多家豪华型度假酒店价格也在上升。松江广富林宰相府酒店平日最低价1288元/晚,“十一”期间则为1988元/晚。而景点附近的经济型酒店也大幅涨价,靠近城隍庙的某经济型酒店,平日最低价385元/晚,“十一”期间最便宜房型价格可至753元/晚。
多种因素影响,让经济型酒店不再“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各个节假日和暑期关于酒店涨价相关的话题频上热搜,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不再“经济”,房价“直逼”奢华五星级酒店等。
不过,记者搜索发现,虽然经济型酒店在节假日期间涨幅较高,但在价格上,仍无法与奢华五星级酒店“比肩”。
以北京王府井地区为例,如汉庭酒店北京王府井店,平日最低价格为441元/晚,10月1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818元/晚,是平日价格的1.85倍。而北京饭店诺金王府井店平日最低价格为1049元/晚,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间入住的最低价格为1812元/晚,是平日价格的1.73倍;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平日最低入住价格为2353元/晚,10月1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3344元/晚,是平日价格的1.42倍。
另一方面,同一类型酒店在不同的区位涨价幅度也不同。
以如家酒店·neo为例,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附近的如家酒店·neo北京前门大街店平日最低价为453元/晚,10月1日至5日期间入住的最低房价为1088元/晚,为平日价格的2.4倍。位于北京东四环外的如家酒店·neo北京朝阳北路十里堡地铁站店平日最低价格为340元/晚,10月1日至3日入住的最低房价为567元/晚,为平日价格的1.67倍。
可见,今年以来全国酒店价格普遍上涨,而这不仅仅是游客的“感觉”。
记者梳理主要酒店第二季度的财报发现,境内外酒店今年第二季度的住宿行业指标表现都远超去年同期,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其中,多个境内主要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第二季度的ADR(平均每日房价)同比涨幅超30%。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需求端的快速反弹相比,供给端的修复则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而今年假期出游需求集中释放更加剧了当前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价格上涨是必然的。
更多的需求推高了部分地理位置绝佳的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以至于经济型酒店也成为了“刺客”。
值得一提的是,有更多游客青睐新潮的、有特色的酒店产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必住榜”榜单中,首次上榜的酒店共计379家,占比超过四成。
从上榜酒店的类型来看,“自然风光”主题上榜酒店占比最高,共计有355家,“亲子玩乐”和“城市美景”各有290家、210家酒店上榜。列榜城市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中北京最多,共计73家;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各有67家、58家、50家、48家酒店上榜。此外,也有小众城市上榜:首次列榜城市新增西双版纳、秦皇岛,共计21家酒店入选。
本报综合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