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又馋月饼了!要论好吃,还得是老味道。老潍县重油月饼、昌邑柳供月饼等至今保留着最传统的制作工艺,且坚持手工制作,其中饱含着人们怀念的老味道。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
重油月饼
老潍县人难以忘怀的童年味道
在潍城区向阳路上的信昌糕点店里,李雪梅、朱媛媛母女正带着40多名工作人员忙着做重油月饼,他们分工协作,忙而不乱。月饼馅料中有核桃仁、黑芝麻、葡萄干、葵花籽等,选料精良且讲究。李雪梅母女负责包月饼,只见她们拿着饼皮双手翻飞,不到一分钟就包好一个月饼。随后,一盘盘包好的月饼被送入烤箱,不一会儿就飘出阵阵香味……
重油月饼是老潍县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对潍坊人来说,不吃重油月饼,就不算过中秋节。”正在等着买月饼的王先生说,现在市面上月饼的口味很多,但他家每年还是买老字号的重油月饼,“传统五仁馅在记忆里念念不忘,还是童年的味道”。
这里的重油月饼是“潍坊名吃”(第五批),信昌糕点的制作技艺是潍城区级非遗,朱媛媛是第七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信昌糕点制作技艺(重油月饼精细糕点)代表性传承人。“我们的重油月饼一直使用老配方,半斤一个,一个管饱。”朱媛媛说,今年6月以来,店里的重油月饼就进入销售旺季,她和员工每天从早4时干到晚8时,现在一天生产8000多个月饼,几乎卖到全国各地,“有不少市民买了寄给外地的亲友,外地人则通过网络购买。我们会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潍坊味道”。
柳供月饼
传承七代仍然没变的老味道
柳供月饼即柳疃供销社月饼,又名“柳疃老月饼”,因产于昌邑柳疃镇而得名,历经七代传承,一直坚持传统制作技艺,传承老味道,深受市民喜爱。柳供月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六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第七代传承人姜海军一直带着他的团队在做货真价实的“柳疃老月饼”。
“柳供月饼一直保留最传统的做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仁月饼,以前的青红丝多用萝卜、芥菜、橘皮、冬瓜等原料制成,现在都用橘皮制成,承载着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姜海军的妻子高春红说,店内的五仁月饼皮酥、味香、个大,每天能卖2000公斤左右,都是手工现做现卖,“越新鲜的月饼口味越好,除了本地人订购,还有不少外地顾客在网上订购,也有一些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只为尝一口这新鲜香酥的柳供月饼”。
柳供月饼在原料和辅料的选择上都非常用心,熬浆、蒸面、制馅的过程都保留了传统月饼的制作技艺。“手工月饼,三分靠制作,七分靠烘烤。我们的柳供月饼烤饼的吊炉形制独特,烘烤温度完全靠人工控制,烤成后通过窖圈熟藏使月饼香味更浓郁,甜而不腻,口感更佳。”高春红说,柳供月饼现在有20多种馅料,除了传统五仁、枣泥等招牌月饼外,他们还创新开发了椒盐、枣夹核桃、山楂、蛋黄、榴莲等特色月饼,也很受欢迎。
另外,高春红夫妇还建立了非遗工坊,专门培养柳供月饼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