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于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东电公司2023年度计划排放3万余吨核污染水
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24日启动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排海。
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12时)许,东京电力公司操作人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监控室通过远程操作启动水泵,开始排放核污染水。
东电公司负责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和“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水”的松本纯一在当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已对22日采集的稀释后核污染水样本中氚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核污染水与海水的混合稀释按期完成,24日的气象和海洋条件也符合要求,因此决定启动排放。
当天上午,许多民众在东电公司总部前紧急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全国农业合作协会联合会的藤村妙子告诉记者,东电公司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是极端不合理的,排海可能持续30年,这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这会污染大海,污染大海里的生物,污染环境,污染地球。”
抗议民众中73岁的宇野佐知子表示,在福岛核事故后,又开始将核污染水排海,这是“双重加害”。她表示,东电公司声称所排核污染水的放射性物质浓度符合标准,这完全不可信,“连测量仪器本身的可靠性都值得怀疑”。
按照东电公司的排海计划,接下来的17天,东电公司将每天排放约460吨核污染水,之后逐渐增加排放量。东电公司2023年度计划排放3万余吨核污染水,相当于排空30个储水罐。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目前储存的核污染水约134万吨,每天还在产生新的核污染水。
日本共同社一项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日本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就核污染水的说明“不充分”。
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海关总署当天发布的公告显示,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对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采取紧急措施,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关高度关注日方此举对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风险。通过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接下来,海关总署将持续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况,视情动态调整有关监管措施,防范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国民健康、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
针对我国自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日本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无视国际公共利益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谴责。日方此举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危害,也将进一步加剧日本食品农水产品的安全风险。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人民至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