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福冈游泳世锦赛之旅,张雨霏就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大运会,参加9个项目、拿到9枚金牌——“蝶后”再次在泳池里乘风破浪。荣耀之路布满荆棘,更无人能永保巅峰。面对不可避免的疼痛与磨砺,25岁的张雨霏始终充满自信,微笑以待。
报项和心态对标巴黎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双料冠军、福冈世锦赛女子100米蝶泳金牌,足够为张雨霏正名。在成都大运会上,她还报名9个项目,8次打破赛会纪录,如此高质量的“劳模”,初衷为何?
“其实从今年开始我就进入比赛模式,我的报项和心态都逐渐对标巴黎奥运会。大家问为什么我要报9项这么多,每天都能看到我出场,每一场都是(游)两三枪,我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持续作战的能力,就是为了到明年巴黎奥运会上出现这种情况,我知道该怎么应对、怎样更好地去解决。”
在张雨霏心目中,成都大运会是“人生中一个值得打卡的站点”。“青奥会和大运会,可能在运动员一生中只有那么一次机会能参加,所以我很荣幸能参加这两个比赛,都在我适龄的年纪”。
作为难得的经历,张雨霏特别享受大运会轻松活泼的氛围。“无论是在(大运)村里还是在泳池里,每个人都不会像在世锦赛、奥运会那样被强烈的比赛情绪所影响,更多时候就是‘我们一起去玩,我们比比谁更快’。如果你比我快,我也祝福你,我们下一场再比”。
“轻舟已过万重山”
成都大运会上,张雨霏每场比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背后,其实是在训练中负重45公斤做引体向上、肌肉在深夜灼热燃烧的艰辛历程。回顾这段经历,张雨霏说:“有种……那部很火的电影叫什么?(《长安三万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从国家队“小不点”到奥运冠军、加冕“蝶后”,一步步走来,张雨霏并非一帆风顺。在她春风得意时,现实总是会给她“一巴掌”。面对“蝶后”头衔,她曾一度有些心虚。“但随着这两年实力慢慢稳定后,我觉得我承担得起了,在赛场上听到这种称呼,我还是蛮开心的”。
张雨霏坦承,福冈世锦赛前自己的心态是“自信又忐忑”。“大半年没进行世界级比赛了,不知道对手的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我能发挥成什么样。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其实一直跻身世界前列,但更怕的就是又拿一堆铜牌回来,所以在100(米)蝶(泳)之前我还是比较紧张的,我特别希望能有一项属于自己单项的个人金牌”。
56秒12!张雨霏在福冈打破世锦赛纪录夺冠,也让偶像舍斯特伦牢牢记住了她。“舍斯特伦是女子100米蝶泳世界纪录保持者,对于我们这些追逐者而言,只有靠近她了,才会引起她的关注。我觉得我就是这样,(成绩)无限地去接近她。她是我的偶像,但是我还是想有一天能够超越她,对对手最大的尊敬,就是全力以赴地去比赛。我期待着那一天”。
“远未达到巅峰状态”
张雨霏认为,自己无论在心态还是在实力上都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心态方面,我从今年开始才慢慢拥有奥运冠军应该有的心态;实力的话,也只能说是去接近奥运会的水平。到了明年,我肯定要努力突破,去超越东京奥运会那一年的自己”。
200米蝶泳其实是让张雨霏感到“害怕”的一个存在,福冈世锦赛上为了确保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而放弃这一项目时,她在纠结之余还松了口气。“我是属于那种越失败就越不想去面对的人。教练想尽办法在帮我突破,但一直没有彻底根治”。
在外界的期望下,她也害怕失败,而她治愈自己的方式是“乐观、健忘”。“作为年轻运动员,最大的好处就是敢于冲刺,不怕失败。得到了冠军之后,反而会畏手畏脚,担心下一次会不会拿不到冠军了,这也是我所面临的。我希望年轻选手能多一点自信,不要害怕失败”。
说到对手,张雨霏坦言,自己能力压加拿大选手麦克尼尔和美国选手赫斯克、拿到世锦赛金牌,有运气成分。“我们三个的水平差不多,就看谁的时机和运气更好”。
“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
面对艰苦而枯燥的训练,张雨霏认为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东京奥运会之前的训练,更像是我被人推着走,大家都希望你能拿这个奥运冠军,大家都渴望中国(游泳)能再出一位奥运冠军,我是在万人注视下去成就的冠军。但现在更多是我想看看自己的潜力还有多大,试试我能不能蝉联奥运冠军,探探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张雨霏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我这个人太粗心了,教练说的很多细节我都做不到,就是能想到,但是我总会给自己找一点偷懒的理由,于是就‘啊,算了算了算了’”。
自从新晋“蛙王”覃海洋在一年多前加入崔登荣教练的训练队伍后,张雨霏的斗志被激发出来。“他在训练中比我认真很多,崔导和我讨论过很多次。他说,‘你要是有(覃)海洋这种认真,世界纪录早就破了’。我说‘是,我承认’。所以当我看到海洋那么踏实训练的时候,我会更勉励自己‘你不能再偷懒了,要把技术细节做到(完美)’”。
下一站,杭州亚运会。张雨霏依然发扬她“一贯的作风”,报名参加7个项目。“我的亚运会目标不变,争取在所有报项上都获得金牌,把MVP(最有价值运动员)给拿下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