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2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3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4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5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6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7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08版:人文潍坊 梨园群英会

梨园群英会   潍坊国际风筝会至今已举办40届,每年风筝会期间,各项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京剧深受潍坊人喜爱,不断有名角来潍演出。20世纪90年代,潍坊在风筝会期间举办的“世界风筝都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世界风筝都全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逐步打响名号,全国百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潍,甚至以来潍坊演出为荣耀,十几年间,潍坊年年名家云集、新秀迭出、好戏连台,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把潍坊的京剧活动推向新的高峰,成就了京剧在潍坊一个时期的辉煌。
  
  本期撰稿:齐英华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 可 美 编:许茗蕾
  校对:曾 艳(01-03)
   王明才(04-06)
   刘 辉(07-08)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56352618@qq.com
京剧盛会唱不休意难忘   “世界风筝都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以下简称京剧邀请赛)、“世界风筝都全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以下简称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距今已过去20年,为何总让专业人士、票友、戏迷们念念不忘?
前奏  邀请专业院团来潍演出积累经验
  京剧在潍坊的传统和土壤深厚而肥沃,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名角纷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振兴戏曲,潍坊市京剧团邀请外地院团、名家来潍演出,丰富潍坊市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1985年6月,潍坊市京剧团邀请梅派青衣、上海京剧院夏慧华小组来潍坊巡回演出全本《宇宙锋》。1986年4月,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潍坊市京剧团在工人剧院,与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王梦云、陈朝红等联合演出了《金龟记》《徐母骂曹》《遇后龙袍》《玉堂春》《红娘》五场戏。同年,上海京剧院王世民(小生)、张达发(净),带着琴师尤继顺来到潍坊,与潍坊市京剧团合作,到青州、高密、青岛等地巡回演出了《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生死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戏。
  1987年,潍坊市京剧团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青衣钟荣来潍演出,1988年与四川梅派旦角沈福存联合巡回演出,1989年邀请著名女花脸齐啸云来潍巡回演出。1990年第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时,潍坊市京剧团特邀著名京剧演员刘长瑜、李维康、耿其昌等,在潍柴文化宫合作演出了《游龙戏凤》《花田八错》两场戏,场场爆满,戏迷们觉着两场不过瘾,还想再看,可在剧场只预订了两天,现订来不及,怎么办?潍坊市京剧团紧急到和平剧场订场地,第三天加演了一场《游龙戏凤》,依旧是爆满。刘长瑜此次来潍赢得满堂彩。
  接连几年邀请名家来潍,与外地院团合作,潍坊市京剧团拓宽了思路,一方面通过学习外地院团,提升剧团整体水平,一方面增加剧团收入,同时能满足潍坊人民的精神需求。经过几年尝试,剧团积累了经验,知道如何与剧场沟通,如何谈劳务、签合同、核算成本,如何售票等问题。
  而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影响力日盛,潍坊各剧场也开始邀请名家来潍演出。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潍柴文化宫特邀河北省沧州地区京剧团来潍坊演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领衔主演,演出了其代表作《长坂坡》《汉津口》《宗泽与岳飞》《挑滑车》等剧。
  院团、剧场的举措为潍坊举办高规格、大规模的京剧赛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的京剧演出呼之欲出。1990年12月21日至1991年1月12日,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成为潍坊举办京剧盛会,助力青年京剧演员培养的契机。
阵容  百余名著名京剧演员来潍演出
  随后,潍坊市举办“世界风筝都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的申请,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1991年4月,第八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潍坊举办京剧邀请赛,1992年4月,第九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举办第二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此后每年一届。举办十余届之后,风筝会上的京剧演出成为开幕式综合演出的一部分,不再设专场。
  中国戏曲学会成立于1987年,业务主管单位是文化部。1991年京剧邀请赛由中国戏曲学会、潍坊市人民政府、海南东方公共关系顾问中心共同主办,潍坊市文化局、潍坊工艺美术集团公司、潍坊第四棉纺厂、潍坊第二印染厂、潍坊柴油机厂承办。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在潍坊史无前例。
  文化部、文化厅、市政府……政府部门主办,确保了赛会的严肃性,而全国重量级艺术家担任顾问、评委,则是赛会权威性的体现。京剧演员邀请赛,年过七旬的张君秋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由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赵寻,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马少波,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刘厚生担任艺术顾问;戏剧理论家郭汉城、李紫贵担任评委会主任、副主任;评委会委员由戏剧理论家曲六乙、齐致翔、龚和德、霍大寿,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张云溪等人担任。
  把全国京剧名家请到潍坊来,这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举办之初就定下的规矩和目标。参加京剧邀请赛的演员是从12个省市的19个剧团(院)层层选拔出来的,44名优秀中青年京剧演员中,既有艺术造诣深、成就斐然的著名演员,又有崭露头角的梨园新秀。9人是历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戏剧最高奖)得主,38名演员获过省市及全国各种奖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梅葆玖、张君秋的到来,更为京剧邀请赛锦上添花。
  第二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湖北、辽宁、江苏等地的20余名京剧名家和优秀演员荟萃一堂。1993年,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等地的20位京剧名家和优秀演员云集潍坊。1994年,中国京剧院派出了最强阵容……
影响  连办十余年振兴京剧影响深远
  国内最大的以振兴京剧为宗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连办十余年,百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潍,有些甚至数次来潍坊,多位艺术名家同台表演,这在全国京剧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盛事,影响深远。
  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使潍坊在中国京剧界声名鹊起,众多名家把曾来潍坊演出的经历作为一项荣誉,写进履历之中。而多位名家与潍坊的渊源则始于父辈或师辈,如尚长荣的父亲尚小云、刘长瑜的师父荀慧生、李长春的师父裘盛戎等,都曾来潍坊演出,一代一代的艺术家,滋润着潍坊这片京剧沃土。
  潍坊市京剧团演员与名家同台竞技、请教学习,为技艺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促使更多青年演员在各项赛事上斩获佳绩。艺术家们从化装、服装到演出,都一丝不苟,潍坊市京剧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都亲历着,在后台观摩,在台下琢磨,同样是裘派,为什么不同演员呈现出来的却不同,他们学名家的唱腔、身段,甚至连闲谈也不放过,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像海绵一样吸收众家之长。京剧邀请赛中,潍坊4名演员参赛,皆获奖,这对他们技艺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潍坊市京剧团对京剧演出市场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对观众、票友而言,可谓大开眼界、大饱戏瘾。很多到过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现场的潍坊票友回想起来,为能一睹名家风采而自豪,仍回味无穷,没到过现场的则深感遗憾,希望盛景再来。
邀请赛中青代大放异彩   1991年第八届国际风筝会期间,由中国戏曲学会、潍坊市人民政府、海南东方公共关系顾问中心共同主办,潍坊市文化局、潍坊工艺美术总公司、潍坊第四棉纺厂、潍坊第二印染厂、潍坊柴油机厂承办的“世界风筝都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以下简称京剧邀请赛),进行了5天激烈角逐,演员们获得最佳演员表演奖和优秀表演奖。
比赛为期五天 众流派各展神采
  1991年3月31日晚,京剧邀请赛在潍柴文化宫举行开幕式,邀请赛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及有关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中央有关部门、省市有关领导、艺术家参加了开幕式,当晚举行了首场比赛。
  京剧邀请赛设生、旦、净三个行当,分中、青年组进行。5天时间里,潍柴文化宫门外车水马龙,门内座无虚席。每天上演八九个参赛剧目,每个剧目约20分钟,程派、梅派、奚派、谭派等演员各有千秋,百花争艳,一试高低。袅娜多姿的杨贵妃、刚正不阿的铁包公、柔情似水的白娘子……纷纷走上舞台,每一个唱腔、每一个高难度动作,博得阵阵掌声,精彩的演出一个接一个,气氛热烈而紧张,观众的叫好一波接一波,潍坊的戏迷们终于看到了一批他们仰慕已久的著名京剧演员。
  荀派传人、北京京剧院著名旦角、国家一级演员孙毓敏主演了荀派名剧《棒打薄情郎》,充分展现出深厚功力,她特别注重金玉奴特定性格的表现,潍坊票友陈正宽评价其“融在行腔的抑扬顿挫里,说白的缠绵铿锵里,做派的工笔写意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高足冯志孝,演唱的马派名剧《淮河营》,使观众欣赏马派潇洒流利、爽朗舒展的风貌;张曼玲扮相端庄俊雅,以《锁麟囊》中的一折唱出了浓郁的程派韵味;刘琪的《扈家庄》,动作干净利索,姿态轻盈优美;山东省京剧院青衣演员薛亚萍是张君秋的大弟子,带来了《诗文会》(饰车静芳),她唱腔酷似其师,而且在眼神、招式上也颇有其师的神韵,一段[四平调]“喜盈盈进画堂”,赢得阵阵叫好;湖南省京剧团中年老生演员陈少云表演的《徐策跑城》一段,唱念做打俱佳,大段大幅度的夸张跑步动作,真实自然,把徐策化干戈为玉帛,救民于疾苦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后生可畏 观众对新生代赞不绝口
  青年演员不甘人后,以高超的演唱和技艺向艺术上深有造诣、闻名遐迩的中年艺术家们发起挑战。中国京剧院梅花奖获得者于魁智表演了一段《乌盆计》,做功潇洒自然,唱腔刚劲挺拔、高亮纯正、韵味醇厚,将整个比赛推向了高潮。
  中国京剧院的武生叶金援是著名京剧老生叶盛章的儿子,他扮演《野猪林》中的林冲,腾、转、挪、翻、打,快而稳,细腻而准确地反映出林冲被逼无奈的绝望心境;杨赤演出的《绝龙岭》,显示出他架子、铜锤、武净“三门抱”全才花脸的武艺;箭衣戏《八大锤》中,周龙饰演陆文龙,张晓东曾赞他“车轮大战,双枪在手,双翎在头,双尾在背,双穗在肩,登厚底、系大带,择得干净,舞得玲珑”;张派青衣赵秀君在《望江亭》中饰演谭记儿,扮相端庄大方、高雅美丽,一句“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带动起现场的气氛,戏中的白士中由小生宋小川扮演;程派传人李海燕演唱《荒山泪》“夜织”选段;萧润德的《罗成叫关》、张建国的《白帝城》、陈淑芳的《李慧娘》、秦占宝的《火烧裴元庆》等,都令全场观众赞不绝口。
大赛圆满成功
新秀层出不穷

  44名参赛演员充分展示了当代优秀中青年京剧演员高超的艺术水平,更体现了振兴京剧事业的希望所在。他们最终分别荣获最佳演员表演奖和优秀演员表演奖。
  最佳演员表演奖25名(青年组13人、中年组12人),除了孙毓敏、阎桂祥、赵葆秀、叶金援、杨乃彭、薛亚萍、于魁智、周龙、杨赤9名梅花奖获得者,还有中国京剧院的冯志孝、张曼玲、刘琪、高牧坤、于万增、郑子茹、陈淑芳、周龙,唐山京剧团李海燕,淮阴京剧团江其虎,石家庄京剧团张建国,大连市京剧团李萍,山东省京剧团宋昌林,青岛市京剧团秦占宝,潍坊市京剧团王长生(《乌盆记》)、刘安娜(《贵妃醉酒》)。
  19人(青年组11人、中年组8人)获优秀表演奖:中国京剧院萧润德、孙萍,北京京剧院叶红珠、陈志清,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袁慧琴,战友京剧团李长春、杨燕毅、刘莉莉,北京青年京剧团李宏图,上海京剧院陈朝红,湖南京剧团陈少云,天津青年京剧团赵秀君,徐州京剧团张大环,云南京剧团乔丽,潍坊京剧团孙诚(《碰碑》)、李春燕(《卖水》),烟台京剧团许翠、王晓燕,德州京剧团斐永杰。
  最佳京胡伴奏奖4人,其中,北京京剧院燕守平和中国京剧院李门获最佳京胡伴奏奖,山东京剧院王仁武和中国京剧院赵建华获优秀京胡伴奏奖。潍坊柴油机厂等7个单位获特别贡献奖。
梨园名家联袂登台
潍坊之旅回味悠长

  京剧邀请赛后,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59岁)、李慧芳(69岁)、刘长瑜、高玉倩及部分获奖演员进行助兴,联袂演出了《游龙戏凤》《红灯记》《大登殿》《宇宙锋》等优秀剧目,深受中外宾客欢迎,掌声不断,潍坊市京剧团团长王长生为杜近芳配戏,合演了《大登殿》。
  颁奖仪式上,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山东省京剧院、潍坊市京剧团、天津市京剧团、石家庄地区京剧团联合演出《四郎探母》,四郎杨延辉由6名演员扮演:著名马派演员冯志孝,正宗杨派老生杨乃彭、于魁智,余派老生陈志清,奚派老生张建国,谭派老生王长生在六折戏中依次出场,各展风采;张君秋、杜近芳、刘长瑜的学生薛亚萍、陈淑芳、李燕春分别扮演铁镜公主,因其各得其师真传,各具特色;李金泉的学生赵葆秀扮演佘太君,张君秋的弟子徐美玲扮演萧太后,依次出场,同台演出,争芳斗艳,十分精彩。4月5日晚,京剧邀请赛在潍柴文化宫落下帷幕。
  京剧邀请赛给京剧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杜近芳、薛亚萍等15人临行前投书《潍坊日报》,盛赞樱桃园宾馆“一团火”的服务。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马少波作《七律》贺京剧邀请赛:潍地清明月恰圆,才黄绿柳系轻寒。银丝袅袅连霄汉,锦鸢翩翩上九天。弦管声声传艺远,清歌阵阵庆民安。神州遍数环球最,京戏风筝万国先。
群英会再开场一票难求   1992年,第二届“世界风筝都全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主会场设在潍坊市府礼堂,分会场在潍柴文化宫。全国20余位京剧名家云集潍坊,好戏连台、异彩纷呈。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为本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题写贺词:“群英荟萃风筝都,新声余韵无绝期。”
开幕闭幕仪式盛大
8天演出30个剧目

  1992年,第二届“世界风筝都全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广播电视厅联合主办,主会场设在潍坊市府礼堂,分会场在潍柴文化宫。4月18日晚的开幕式上,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和谭元寿即兴清唱,潍坊市京剧团联唱。
  本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来自京、津、沪、湖北、辽宁、江苏等地的20余名京剧名家和优秀演员谭元寿、梅葆玖、尚长荣、童祥苓、叶少兰、景荣庆、李维康、耿其昌、冯志孝、薛亚萍、李炳淑、杨淑蕊、朱世慧、艾世菊、张南云、邓沐玮、李鸣岩、钟荣、于魁智、王梦云、何澎、史云兰、宋丹菊、宋昌林、马小曼、李长春等荟萃一堂,在8场演出、30个剧目中展现了各自的艺术精华。
  据《潍坊文化志载》:4月18日,首场由谭元寿、冯志孝、叶少兰、艾世菊、景荣庆、李长春等演出《群英会》。4月19日,邓敏、史云兰、朱世慧、宋昌林、于魁智、邓沐玮、薛亚萍分别演出《挑滑车》《钓金龟》《探皇陵》《打金砖》《状元媒》。4月20日,马小曼、年金鹏、杨淑蕊、谭元寿、尚长荣演出《捧印》《挡马》《玉堂春》《将相和》。4月21日,刘安娜、宋丹菊、朱世慧、于魁智、钟荣、童祥苓、张南云演出《宇宙锋》《活捉三郎》《武家坡》《大登殿》。4月22日,刘桂欣、张南云、邓沐玮、史云兰、李炳淑、叶少兰、许嘉宝、朱保光演出《望儿楼》《红娘》《遇皇后》《断桥》《吕布与貂蝉》。4月23日,李淑兰、宋丹菊、钟荣、李鸣岩、宋昌林、李维康、耿其昌演出《春秋配》《扈家庄》《文姬归汉》《赤桑镇》《游龙戏凤》。4月24日,李燕春、邓敏、李炳淑、童祥苓、艾世菊、梅葆玖、景荣庆演出《卖水》《八大锤》《宇宙锋》《乌盆记》《霸王别姬》。4月25日,耿其昌、李维康、于魁智、李鸣岩、王长生、冯志孝、叶少兰、马小曼、杨淑蕊、梅葆玖合演《四郎探母》。
  本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全部演出实况均由山东省电视台录像,其中,开幕式演唱会由潍坊向山东全省进行现场电视直播。演出盛况空前,入场券早在风筝会开幕之前全部售完。尽管票价高达30余元,具有1400个座位的潍坊市府礼堂仍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连剧场两旁走道上都站满了观众。每晚演出之前,市府礼堂门前都有很多戏迷手里拿着钱守候着,期望能等到一张退票。
  4月25日晚,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在市府礼堂闭幕。
武丑张春来矮子功精湛
程派钟荣唱腔荡气回肠

  著名武丑张来春有“东方小卓别林之称”,在《扈家庄》中扮演了“矮子”王英,精湛的武功技巧令观众拍案叫绝。
  唯一的程派钟荣,带来《武家坡》《文姬归汉》两出戏,1992年4月25日《潍坊日报》如此报道:“当荆钗布裙的王宝钏一出场,翡翠般的嗓子一亮,几段幽咽宛转、曲折低回的唱腔之后,观众整个儿便被钟荣回肠荡气的表演溶化了,忘记了自己,忘记了鼓掌,忘记了身在剧场。许久,掌声才像既望之日的潮水汹涌上来。潍城的老票友、与钟荣素不相识、年过八旬的陈德源老人每早都要给钟荣送去自做的饭菜,他感慨地说‘两个十八年了,如今总算又听到正宗程派的唱腔了,老朽死亦瞑目矣!’钟荣就是如此地倾倒了风筝都的老少戏迷。”
  大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艺舞台上曾引起强烈反响,1992年的京剧群英会潍柴文化宫分会场内,上海京剧院一团复排的《智取威虎山》,由上海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协助演出,优美的唱腔、大型管弦乐队的伴奏、气势磅礴的气氛,使人们重新领略了现代戏的时代风貌。当年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任艺术总监,李勇奇之母的扮演者王梦云重现风采。该剧主要演员何澍、尚长荣、周卓然。

◎相关链接
白洪亮:
马小曼《捧印》堪称教材

  济南市京剧院演员白洪亮,出生于1983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秋的弟子。他并没有现场经历潍坊当年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但其妻子是潍坊人,他经常济南、潍坊两头跑,对潍坊很熟悉,又因研究戏,对这一京剧盛会十分关注。他认为,1992年马小曼在潍坊演唱的《捧印》至今堪称教材范本。为学这段戏,白洪亮托人找到当年的演出录像。
  马小曼是京剧“马派”创始人马连良的幼女,出生于1947年。马小曼所展示的功夫,是扎实学习了京剧理论之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白洪亮认为,20世纪90年代潍坊举办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是在经历了传统戏恢复、演员复出的背景之下,京剧艺术的一次复兴,当时的马小曼,无论年龄还是技艺,都处在最好状态。来到潍坊,被观众的热情感染,演员亦将一招一式的运用都发挥到了极致。“她的才情、感情得以释放,学以致用,她把潍坊的舞台当作自己的天地,将心中的压抑、将自己毕生所学,尽情地展现出来,往前是对名家有个交待,往后是对京剧的传承。”白洪亮说,他曾跟马小曼先生请教过这出戏,她说:“我是跟玖哥(梅葆玖)学的这出戏。”
天籁音声声不息向未来   须生花脸、老旦青衣,粉墨登场,梅程尚荀、杨奚谭马,流派纷呈,铿锵的锣鼓、悠扬的京胡,中华国粹的天籁之音响彻潍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面向未来,注重京剧艺术的传承,在少儿参与中实现薪火相传。
1993年
演出票高达百元一张
  1993年,第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等地的20位中国著名京剧名家和优秀演员,李世济、尚长荣、王梦云、刘秀荣、张春孝、杨淑蕊、叶金援、杨乃彭、李崇善、王继珠、方小亚、李玉芙、孟广禄、张建国、罗长德、史云兰、赵秀君、张学海等云集潍坊,参加第三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
  4月18日晚,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在潍柴文化宫开幕,开幕仪式之后,到会演员分别演出清唱、彩唱、文戏、武戏,梅兰芳金奖获得者王继珠以优美的唱腔演了一段《雁翎缘》。
  4月19日晚,李世济上演程派名剧《六月雪》。台上,她通过每一句唱腔的悲怨、愤恨的不同,表达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台下,1500多人屏住呼吸,同她一起流着泪“完成”了这出名剧,使人难以分辨这魅力到底来自原剧作者还是台上演员。
  在演出的8天里,李世济、尚长荣、刘秀荣、张春孝、杨淑蕊等20位京剧名家和优秀演员联袂奉献了《春秋亭》《六月雪》《朱痕记》《扈家庄》《霸王别姬》《坐宫》《李逵探母》《赤桑镇》《状元媒》《挑滑车》《遇皇后·打龙袍》《桑园会》《虹霓关》《白帝城》《牧羊圈》《活捉三郎》《三家店》《击鼓骂曹》《青石山》以及大合作戏全部《龙凤呈祥》。其中,中国京剧院郑岩、曹世才、张学海、张岚、李世济在《朱痕记》中依次出场,分别扮演宋成、宋母、朱春登、朱母、赵锦棠。
  袁静明在其《京剧门票首创百元纪录》一文中写道,这届群英会“演出票价高达100元/张,可谓首创票房价值的‘全国最高纪录’,8场戏票销售一空。每场开演前都有一些戏迷手里拿着百元的钞票,守候在剧场门前,等待一张幸运的退票”。
1994年
中国京剧院派出最强阵容
  1994年4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中国京剧院派出最强阵容,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杜近芳、袁世海、李世济、谭元寿、李维康、刘长瑜等80余人来潍表演,汇聚了各流派、梅花奖得主等,各路名家连演八场,场场满堂,潍柴文化宫内1500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为满足观众的需求,还加摆了324个座位。
  开幕式后的首场演出为《龙凤呈祥》,杜近芳、冯志孝、景荣庆、于魁智、王晶华、高牧坤、陈真效、于万增等全梁上坝,精彩演出获得阵阵叫好,深受潍坊观众的欢迎。大轴戏为李维康、耿其昌、王晶华、柯茵英的《四郎探母》,中国京剧院的老演员张春华也献上了拿手剧目《九龙杯》《小放牛》《打瓜园》。
1995年
全国大奖得主联袂演出《杨门女将》
  票友袁义杰收藏着一份1995年第五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的节目单,本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由潍坊市委、市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局承办,潍坊市京剧团协办,于4月21日在潍柴文化宫开幕,4月25日闭幕,中国京剧院青年团名誉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担任晚会主持。
  4月21日和23日两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秋玲、王晶华、李嘉林,“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金奖获得者张建国、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邓敏(青衣)、中国京剧院青年团主演之一袁慧琴(老旦)及赵鸿(武旦)、李文林、李红梅、吕昆山(丑)、王岩、郭振龙、骆焕友、甄建华、王德富、张连翔、张悦等演出了《杨门女将》。
  第二晚,由张建国、邓敏、宋小川(小生)、袁慧琴演的是《陆文龙》全部(潞安州、八大锤、断臂说书),第四天,张建国、马帅、宋小川、吕昆山等演全部《珠帘寨》。最后一天的演出,刘长瑜亲自上阵,刘学钦、赵鸿、尹松涛、张建国、张连祥、余雷、耿巧云、徐畅、郭永江演出了折子戏《竹林记》《哭灵牌》《卖水》《探阴山》《游龙戏凤》。
  4月23日,刘长瑜还率团在潍柴文化宫为中小学生举行义演,先后演出了《刘金定》《打渔杀家》《三岔口》等折子戏,精美的唱腔和高超的武打功夫,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国粹熏陶。刘长瑜此举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京剧、爱好京剧,进一步弘扬京剧这一民族艺术瑰宝。
1996年
娃娃戏初绽光华 梨园行新苗添活力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正如梅葆玖所说:“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喜欢京剧,才能真正使其得到发展壮大。”
  1996年4月21日晚,风筝都第六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暨少儿京剧群英会在潍柴文化宫举行了首场演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大师的子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梅葆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树芳率领中国戏校附中和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70余名京剧后起之秀登台献艺,他们中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这些都是颇具京剧天才的娃娃。他们的参与,为京剧盛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中国京剧后继有人。
  首场演出中,9岁的魏学雷、16岁的郭玮、11岁的靳春玺、11岁的李小培分别演出了《宝莲灯》《窦娥冤》《上天台》等优秀传统剧目的折子戏。梅葆玖、梅葆玥、王树芳也登台献出了各自的拿手戏。老京剧艺术家和初出茅庐的京剧新秀精湛的演技,博得现场千余戏迷的掌声、喝彩声。
  魏学雷1997年毕业于北京戏校,现为北京京剧院一团优秀青年武生演员,擅演《夜奔》《八大锤》《界牌关》《挑滑车》《三岔口》《劈山救母》等剧目。郭玮现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演员,宗程派。靳春玺1994年考入北京戏校学习,现为国家京剧院演员,工武丑行当。李小培1995年考入北京戏校,现为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优秀演员,工裘派花脸。
  1997年4月21日,风筝都第七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暨少儿京剧群英会在潍柴文化宫开幕。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小演员们演出了《武松打店》《辛安驿》《打登州》《望儿楼》《锁五龙》《八仙过海》等精彩的折子戏。本届群英会上,孟广禄、孙慧珠等京剧名家来潍演出了《铡美案》等优秀传统剧目。
台上台下忙碌收获颇丰   王长生,1957年出生在今奎文区东关街道,13岁进入昌潍地区京剧学习班(潍坊艺术学校),毕业后进入昌潍地区京剧团(后改名潍坊市京剧团、潍坊市京剧院),工老生。1984年起担任潍坊市京剧团团长,2002年担任潍坊市京剧院院长,2012年退休。他参与了历届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既要登台演出,又要做好服务。
沉着亮相上演《乌盆记》
王长生获得最佳表演奖

  1991年4月,“世界风筝都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在潍坊举办。每天晚上安排8名演员登台,每人15分钟,这是一次颇具观赏性的比赛,文戏、武戏纷呈,行当、流派齐全。其中一天的演出,中国京剧院于魁智的《乌盆记》先出场,随后是中国京剧院青年老旦演员郑子茹(饰付氏)的《目莲僧救母》,此剧由《滑油山》改编而来,立意新颖,有强烈的舞台综合艺术美感,郑子茹本就唱功深厚,唱法与传统唱法不一样,内场一声长长的“苦啊”,台下传来叫好声,再来上句“黑暗暗雾沉沉黄泉路上”,更是叫好不断,深厚的唱功再加上她的武功中还有高难动作,为老旦行当开拓了新的道路,15分钟的演出异常精彩。
  再接下来的剧目是潍坊市京剧团团长王长生的《乌盆记》,观众刚看过这出戏,又欣赏了郑子茹精彩的演出,后台的人不禁为王长生捏了一把汗,有人跟他说:“长生,你太难了,你跟中国京剧院的演员较起劲来了,还挨着这个节目,又是这么个情况。”台下看戏的家人连说了几个“太难了”。王长生也知道难,珠玉在前,压力很大,但他也相信自己的实力。这出戏,王长生是多年前跟师父殷宝忠学的,备战邀请赛前一个多月,他带着剧团一名琴师,专程到威海,拜见正在疗养的师父,让师父给说戏,苦练了一个多月。
  演出现场,王长生沉着亮相,潍坊观众看到是本地演员演刘世昌,一个劲儿地捧场。他临场发挥很好,扮相、武功、唱腔与于魁智各有特色,难分伯仲,最终获得最佳表演奖。他珍藏的证书上,有组委会名誉主任张君秋、齐乃贵,评委会名誉主任高占祥、艺术顾问马少波、刘厚生、赵寻及评委会成员的签字。评委都是从北京请来的梅花奖的评委,获奖演员对此证书十分珍视,王长生讲到一个细节,央视记者采访北京京剧院王树芳时,她就曾拿出这个证书,足证此次京剧邀请赛证书的含金量。
  当年邀请赛之后的艺术家联袂演出中,杜近芳登台演《大登殿》,王长生配戏饰演薛平贵,虽然之前并没有同台过,但王长生并不打怵,“戏路子基本是一样的,词是一样的,唱腔因流派关系会有不同。”他说。最后演出很成功。
水牌难写 梅葆玖一言解困
  梨园行里,写水牌特别讲究,除了要写演出时间、地点等信息外,演员名字通过排法的不同来区分角儿的大小,如,躺着(角儿的名字横排)的主角儿、坐着(姓和名呈品字形)的是重要配角或二路老生等、站着(名字竖排)的则是一般演员。所以,把京剧名家请到潍坊不是最难的,最让人头疼的事是排演出剧目、写宣传单。
  1992年第二届群英会,邀请了33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潍坊。谭元寿、叶少兰、梅葆玖都来了,写水牌、排剧目这个问题若处理不好,这戏还怎么演?与此同时,王长生把马连良之子、北京京剧院马崇仁请来潍坊担任总顾问,他的资历深,由他来掌舵。王长生跟马崇仁说:“马先生,您看这水牌怎么写?”马崇仁为难了:“能不能不写?”王长生说:“演员看到水牌是不可避免的,即便让演员从后面走,不让他们看到,明天就要演出了,还有对外宣传嘛,剧目怎么排?”
  直到晚上,此事还没有解决,正在犯愁之时,组委会接到通知,开幕式有中央领导来看戏,马崇仁让王长生把几位艺术家约到梅葆玖先生房间,谈起中央领导要来看戏,艺术家们都很高兴,马崇仁接着将排演剧目的问题抛出来。梅葆玖高姿态,说:“我就按照梅家历来的规矩,演靠轴,谭元寿、叶少兰等人的《群英会》在后面出场。”至此,演出剧目的问题解决了。
  解决了演出剧目的问题,接着要解决入场券的问题。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的票早在风筝会开幕前被抢售一空了,开幕当晚中央领导要来,前面百余个座位需做特别安排,这意味着得回收百余张入场券,这怎么办?王长生告诉会计,带上钱,挨户回收,在剧场里放置百余把椅子,让退回入场券的观众在椅子上就座,免费看戏。潍坊观众通情达理,此事顺利完成。
  第二天的晚会,安排剧目时考虑行当、流派,武戏、旦角戏、老生戏、花脸戏都要有,而且都是名家的代表剧目,都有看点,这些是在联系演员时就要定下的。
为青年演员搭建平台
向艺术家学演出态度

  京剧表演艺术家们来潍坊时,会带主弦、司鼓及主要配角,大锣、小锣、铙拔、月琴、京二胡、龙套等都由潍坊市京剧团来配。全国各地的名家让潍坊市京剧团演员们大开眼界,通过观摩学习,名家指点经典戏,个人技艺得到极大提升,同时,王长生积极给青年演员提供平台,牵线搭桥,拜师学艺,带动青年演员,如潍坊市京剧团青年旦角演员李玉梅拜上海京剧院著名旦角陈朝红为师等。
  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妆容化得精致再精致,把每场戏演到极致。刘长瑜的妆带着灵性,惊艳全场;叶少兰扮周瑜,妆已化完发现吊眉掉下来了,“不行,不行,重新弄。”哪怕再费一遍工夫,也得让妆完美。冯志孝每次登台都安排人录音,唱完后立马听,甚至吃饭时也在听录音,给自己挑毛病,心思压根不在饭桌上。这些都给王长生等潍坊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潍坊演员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全国奔波邀请名家来潍   凡是顶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都要请到潍坊来,这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定的调子,尽管潍坊京剧基础较好,在全国也小有名气,可要把诸多名家一次全部请到潍坊,可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潍坊市原京剧团副团长焦立清曾多年与王长生等人一起奔赴全国各地请名家,从他的记忆中回味种种往事。
赴北京邀请张君秋
误报地名导致迟到

  群英会,把全国京剧名家请到潍坊是关键。每年春节一过,潍坊市京剧团就开始忙这事,先给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京剧艺术家们发函、打电话,约面谈时间,对方同意后,再挨家挨户上门沟通、确定“跟包”人数、敲定诸事细节、签订合同。一部分活落到了时任潍坊市京剧团业委会主任焦立清身上。
  1991年,受京剧邀请赛组委会委托,焦立清和市戏曲研究室吴超凡一起到北京,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来潍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进京后,两人住的地方离张君秋家有点远,给张君秋一行买好火车票,电话约好第二天上午9时到位于复兴门外的张家。
  次日一早,两人打上出租车,吴超凡用略带济南腔的口音说“到阜外大街某某号”,“在北京,说阜外大街,就成了阜成门外大街,而我们要去的是复兴门外大街。”焦立清说,到达后转了几圈,愣是没找到,司机再问“你们到底要接谁”,两人说要接京剧艺术家张君秋先生,司机说:“哎呀,张君秋先生住在部长楼,在复兴门外大街。”好在司机知道路,调头一路紧赶,比约定时间晚了10分钟。
  两人一进张家,看到张君秋一行都在客厅里等候着,行李箱都准备好了,张夫人谢虹雯上来一通数落,“你们怎么不遵守时间?”张君秋向夫人摆手示意不要再说了:“他们不容易,怎么回事?”听两人说明原因,一屋子人哈哈大笑,不快顿时烟消云散。
  张君秋说:“这算一个小小的插曲吧,咱们赶紧走吧,别误了火车时间。”从出门到上电梯、下楼,张君秋一直跟焦立清两人说:“不要怪我夫人向你们发火,你们知道吗,潍坊要办京剧邀请赛的事在北京叫得很响很响的,大家都觉得潍坊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谢老师发火是因为怕我们误了时间。”如此一来,焦立清、吴超凡更过意不去了,一再道歉,直到把他们送上火车。
未能请到关肃霜 实为群英会遗憾
  组委会给群英会定了调子:凡是顶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都要请到潍坊来。1992年,组委会给云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发去邀请函,焦立清做好准备,打算一接到回函立即起程赴云南,可云南发来的回函称“关老师病重,无法参加群英会”。直到本届群英会结束,焦立清才知道,关肃霜突发急病与世长辞,“潍坊戏迷、潍坊京剧演员都想一睹关老师的风采,她没能来,这实在是遗憾。”焦立清说。
  关肃霜没来,当时发生了什么?记者查找了一些资料。那年3月3日晚,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昆明东风体育馆举行闭幕演出,关肃霜领衔的大型京剧舞蹈《水漫金山》压轴登场。此演出两个月前她就带领全团演职人员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之中,操劳奔波,当晚演出后又给百余人签名并合影,累得站立不稳,躺在椅子上别人帮着卸装,三天后的凌晨在家中去世。
从门难进到互关心 京剧拉近距离
  “门难进”是焦立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因为艺术家们摆谱,而是因为我们与他们没有私交,不熟悉。”潍坊要请的是全国知名艺术家,焦立清往往一个电话打过去,要么被直接婉拒,要么让他找“挡手”(类似经纪人)。
  对远在北京的艺术家,王长生和焦立清通过北京票友袁静明牵线搭桥。袁静明是北京安贞医院的一名干部,热心京剧事业,在北京戏曲界很有名气,他广结名家,跟梅花奖的评委也熟。有他帮忙,请名家一事才顺利了许多。
  一趟、两趟……他们往往要跑上几趟才能谈妥,而艺术家们对京剧的热爱和情怀让他深受感动,谭元寿、梅葆玖、叶少兰等,从老一辈就同台合作,到他们这一代还是“不拆帮”,“这是对父辈京剧艺术的传承,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除了京剧本身,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焦立清说。
  随着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一届接一届地举办,影响广、规格高,诸多名家都把到潍坊参加演出当成一种荣誉。潍坊市京剧团联络、接待、统筹等工作相对轻松了些,焦立清和诸名家也成了朋友。
  梅葆玖特别宽容,对他们的一次次登门都很热情,谭元寿跟焦立清说:“师侄,我们不为钱,我们要为京腔大戏争口气,作一点贡献。”
  有一年,焦立清按事先约好的到达上海,请上海京剧院二团赴潍演出,他请童祥苓夫妇及李炳淑、沈一郎在南京西梅龙镇饭店吃饭。一道血糯米甜食上桌,焦立清尝了一口,无意中说了句:“真好吃。”没想到李炳淑把这话记在了心里,4月份来潍坊时,特意带了2斤血糯米给焦立清,这让焦立清感动万分。


◎相关链接
票友回忆:
杜镇杰唱“双出”

  有一年,杜镇杰来演出《碰碑》。票友袁义杰从电视中看杜镇杰演出时,他碰碑后是瘫坐在碑前,剧中的杨令公是老年人,这种表现方式是符合剧情需要的。袁义杰与杜镇杰闲聊时说,自己曾看到过有演员碰碑后是站直的,然后摔个“僵尸倒”。杜镇杰说,行是行但这不符合剧情。袁义杰说:“这样的话,观众喜欢,要个剧场效果吧。”他本来以为只是随口一说,却没想到杜镇杰真这么演了,而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为让潍坊的戏迷和票友过足戏瘾,杜镇杰一行来潍演出前,袁义杰曾向他们表达过潍坊观众想尽量多看名家演出的心情,并且直言大家就是想看杜老师的《空城计》《文昭关》。杜镇杰爽快地答应:“就按观众的要求演。”但是受演出场次的限制,如果两折戏都要演出,就只能安排唱“双出”(一晚演两折戏)了。
  当晚,杜镇杰演出《空城计》后,中间是潍坊利用这20多分钟,准备接下来的京剧院演的《望江亭》《文昭关》。演出结束后,袁义杰在后台注意到,架子花脸姚宗儒等帮着刚刚下场、还在微微喘着粗气的杜镇杰卸装。姚宗儒看到杜镇杰所穿胖袄(类似垫肩,用来衬托外面的戏衣)都被汗水打湿了,忍不住说道:“你真是豁上了。”杜镇杰说:“是啊,一晚上两场重头戏,我还从来没这样演过呢。”
  袁义杰反倒觉得过意不去了:“我们是给演员出难题,光想着自己过戏瘾了,观众的确是喜欢,但演员太辛苦了。”
名角名票会聚共叙情缘   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不仅仅是京剧的全国盛会、京剧名家的盛会,更是潍坊票友的盛会。来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们被潍坊观众的热情所感染,坚持免费送戏上门,以满足观众的愿望,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走近票友、深入观众,是京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永葆生命力的密码。
邀请赛期间慰问演出
名角与职工票友联欢

  1991年京剧邀请赛期间,冯志孝、孙毓敏、李长春等一批知名的京剧演员还到潍坊工艺美术总公司、潍坊第四棉纺厂(以下简称四棉)、潍坊第二印染厂等慰问演出。
  据时任四棉厂长、现年93岁的王崇德回忆,1991年4月3日,李慧芳等知名京剧演员在四棉与职工、票友一起联欢,由他操琴,李慧芳先唱了一段旦角的《生死恨》“夫妻们分别数载”,再反串老生唱一段《让徐州》“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韵味丝毫不输言派传人。
  据票友袁义杰回忆,1991年4月5日,京剧邀请赛闭幕当天,中国京剧院部分演员与票友在位于城区胜利西街的工行大楼(潍坊市原工艺美术总公司办公楼“艺海大厦”)举行了一场联欢。冯志孝、李慧芳、于万增、张曼玲、薛亚萍、于魁智、陈淑芳,潍坊票友有时任潍坊工艺美术总公司经理杜在海及王崇德、谭效光、袁义杰等欢聚一堂。
  李门拉琴,冯志孝唱了《三娘教子》选段,在此之前,潍坊还没有唱《三娘教子》的,袁义杰也是第一次听,没想到这么好,他赶紧向冯志孝讨要相关资料。
  
  名家喜欢票房活动
  票角同台其乐融融

  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极大促进了潍坊票界的发展,名家名票在钢窗厂、工艺美术总公司、四棉等多处举行联欢,票友唱、名家唱,名琴给名票拉琴,琴票给名家拉琴,一起畅谈京剧,名家们也喜欢到票房活动,当年诸多来潍演出的京剧名家都慕名到过谭效光的“雅韵楼”。来潍著名演员李维康、梅葆玖、童祥苓、叶少兰、冯志孝、张春华等还深入到工厂、车间参观。
  1992年4月24日,李维康、耿其昌、冯志孝等京剧艺术家来到四棉深入车间,听着轰隆隆的织布机声,对潍坊纺织业有了更深的了解。随后,京剧艺术家与四棉职工同台献艺,欣赏职工们带来的文艺节目时,冯志孝还跟着哼起来。名家演唱名票操琴环节,四棉厂长王崇德操琴,分别为耿其昌和李维康伴奏。
  4月26日,梅葆玖、叶少兰、许嘉宝、冯志孝、童祥苓、张南云以及著名琴师姜凤山、优秀青年老旦演员史云兰等,在谭效光家的“雅韵楼”票房和潍坊的名票欢聚一堂。
  梅葆玖、许嘉宝、冯志孝分别唱了《生死恨》《霸王别姬》《三娘教子》,潍坊名票杜在海、王崇德以及张广孝分别操琴伴奏。年逾古稀的著名京剧琴师姜凤山先生主动提出,为大连京剧团优秀青年老旦演员史云兰拉了一段《遇皇后》中的[二黄三眼]唱段,张广孝为北京名票袁静明伴奏了《赤桑镇》中的[西皮三眼]唱段。
  潍坊票友也演唱了许多精彩唱段,“雅韵楼”主、花脸票友谭效光唱《牧虎关》,袁义杰唱《三娘教子》,赢得了艺术家们热烈的掌声。袁义杰所唱的《三娘教子》,正是一年前冯志孝与票友联欢时所唱的那段,他那次录音后跟着一点点学习。1992年后,潍坊票友唱《三娘教子》的多了起来。
京剧名城氛围浓厚
舞台上下戏韵悠长

  1993年第三届群英会,来潍的京剧艺术家主动热情地深入基层,到潍坊第四棉纺厂、樱桃园宾馆、自来水公司及业余票房进行京剧清唱,受到热烈欢迎,同时增进了演员和票友的情谊。
  李世济、尚长荣、杨淑蕊、杨乃彭、史云兰等与潍坊金融界、文化界、贸易界、企业界的京剧爱好者欢聚一堂,举行京剧艺术家京剧爱好者联谊会。
  “名家高歌业余弹,专业操琴票友唱”。李世济以委婉的唱腔,演唱了程派《锁麟囊》“一霎时”选段及《大团圆》的流水板。开唱前特意介绍了为自己伴奏的“京剧第一交响乐队”,称赞他们的默契合作,突出乐队专业水平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尚长荣演唱前说,这次联谊会可谓京剧群英会,潍坊不仅是历史文化古城,还有众多的京剧艺术爱好者、研究者、鉴赏者。当天,他唱了一段《渭水河》“纣王无道贪色酒”,一段唱完,热烈的掌声响起,他本来转身准备离开,可忽然又转回身,要再来一段《坐寨盗马》,宽厚宏亮的嗓音让现场的京剧爱好者过足了戏瘾。
  王崇德对梅派艺术颇有研究,造诣较深,他和时任潍坊星河商团经理杜在海同操琴,特邀名琴师万瑞兴进行二胡伴奏,为杨淑蕊伴奏了《女起解》“低头离了洪洞县”后,再来一段《霸王别姬》“劝君王饮酒听虞歌”;又为李玉芙、刘秀荣伴奏了《宇宙锋》《生死恨》,万瑞兴为杜在海伴奏了一段马派名剧《淮河营》;著名老生、梅花奖得主杨乃彭是杨(宝忠和宝森)派传人,弓指法独到,唱罢《空城计》“我正在城头观山景”后,又操起胡琴为时任潍城区外经贸委主任袁义杰伴奏《碰碑》《搜孤救孤》,配合默契。
  本期图片由齐英华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参考文献:《潍坊市志》《潍坊市文化志》《中国戏剧》等,王长生、王崇德、袁义杰等提供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