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万勇
清晨6时,天色刚亮,奎文区潍州路上的零工客栈门前,已经聚集了三十余名农民工,有木工、瓦工、小工……他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三五成群,等待着招工方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清晨这段时间能否接到订单,决定了一天是否有收入。
每当有招工方来,总有一位农民工第一时间冲上前询问,渐渐地,随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跟随招工方前往施工处,他略显孤单。此人叫王克有,来自临朐县辛寨街道,今年刚满60岁,已经在工地上干了35年土建工作,负责垒砖、抹墙、铺砖等。2021年9月初,王克有在附近租房住了下来,之后不久,奎文区零工客栈成立,给他带来极大便利,平时工地没活,他会来此找份零工贴补家用。这两天工地临时停工,在接到复工通知前,王克有便到这里寻找机会。
“高空作业我干不了,现在只能从事地面上的工作,一天挣三四百元也够花。”谈起找活,王克有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里安全、正规,喝水、如厕也有地方。登记后其实也大可不必早上再来,零工客栈会根据大家的信息进行电话供岗,但习惯早起的王克有亲自到这里来瞧瞧,图个心里踏实。
王克有是见证了农民工工资发生巨变的一代人。1988年,他加入东营某建筑公司,从小工干到瓦工、内部管理人员,再到回潍坊从事土建工作多年,工资从一天8元变成10元,到后来33元、42元、80元,直到2008年“破百”,现在每天能赚350元左右。
“我是由朋友介绍来潍坊城区的,这里项目多、机会多、待遇好。”王克有2015年来潍坊城区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阳光100城市广场给楼梯做除光,从18楼一路干到负2楼,会看图纸的他,不仅活干得漂亮,效率也高。自打那时起,潍坊的工友和施工方都知道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年前,潍城一小区的业主装修需要瓦工,联系到王克有,施工前,物业登记了他的信息,两个月后,物业经理找到他,问为什么登记表上全是他的名字。原来,王克有在第一户人家施工结束后,其他业主看他技术好、干得巧妙,纷纷找他,结果,登记表上写满了他的名字。
4月7日中午,王克有在高新区新城街道富华新村小区附近的一处房屋施工现场内修补墙面,眼前的这个活对他来说游刃有余。中午王克有也不休息,在修补墙面之余,与记者聊起前两天他20分钟挣了300元的高兴事。3月29日上午,寒亭区开元街道隋家庄子村附近的一处工地上有一根碗口粗的线缆,需要放在近20厘米厚的混凝土地面内,这就需要挖出一个平整的槽口,在场的施工人员都干不了。当时王克有正好没活,包工头经过打听联系到他。“对我来说并不难,包工头说完怎么干,就去给大家买午饭了,午饭还没买回来我就干完了”。包工头回来看到成果直呼厉害,说原本需要一天能完成的工作,他20分钟就干完了,随即转给了他300元工钱,并约定再有这样的活还喊他。
“现在条件好了,只要勤快点,就能挣到钱,没活时就下下棋、徒徒步,蛮幸福的。”王克有谈笑着,继续干起了他手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