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今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处于潜伏结核感染状态,其中一部分人在未来会发生活动性结核病。什么是结核病?哪些人需要重点预防?3月24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严琨。
严琨表示,潜伏结核感染全称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是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且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简单来说,就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还未发展为结核病的状态。在中国,潜伏结核感染的人群数量巨大,约有5%的人在感染后的两年内发病,95%的感染者中又有5%的人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以感染10个-15个健康者,感染结核杆菌后发展为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因此,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终止结核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查出潜伏结核感染,那么作为高危群体一定要继续进行预防性治疗,将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以下四类特殊群体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在潜伏结核感染后进行预防性治疗。
青少年群体,尤其是长期处于学习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的学生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很有可能会发病。学生都是集体生活,一旦发病将会造成不良影响。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肿瘤、艾滋病患者等。一般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正常的免疫力可以将结核分枝杆菌消灭,部分细菌会潜伏在体内,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结核分枝杆菌会活跃进展为活动性的肺结核。
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这类群体潜伏结核感染后也可能会发病。
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是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经济区香岸花园小区的李女士表示,前段时间了解到不少人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她很担心在读初一的儿子,“在学校都是集体生活,会不会感染了结核?”
对此,严琨表示,孩子在入学体检时会有相关结核感染的检查。如果筛查出结核感染,不要过度担心,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进行预防性治疗。家长如果想知道孩子是不是潜伏结核感染,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提醒孩子在学校做好个人卫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