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一只大唐的蓝孔雀

(2022年12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艳秀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14岁的女孩子正值豆蔻年华,视她如掌上明珠的父亲已经驾鹤西去,被生活所迫,她只能进入乐籍。生活的诗酒花从此熏陶出了一只蓝孔雀,带着绚丽,带着骄傲,成为大唐诗坛上的别样风景。
  一生为爱而流连,却与爱擦肩而过。七岁还是懵懂无知的年龄,而她却在与父亲的诗歌互答时作出一首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而这首诗也暗含了小女孩此后的命运。
  她聪慧也娴静,欣赏她才华的男人都愿意接近她,她也因此裙袂蹁跹于诗歌与酒色中。她是韦皋的女校书,深得韦皋的喜爱。那些想通过她行贿韦皋的官员送礼给她,她廉洁清正,将这些礼物如数上交,因此得罪了韦皋。韦皋认为她毁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将她发配松州,在路途之上,她写出了《十离诗》,分别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喻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写诗最难得的就在于能把身边寻常事物写得曲折动人,她娓娓写来如泣如诉,难怪韦皋看过以后,立刻派人把她追回来,两人和好如初。她对韦皋的依赖以及无奈,反映了她清醒的自知:再怎么声名远播也是他捧出来的。那些王公子弟,再怎么赞美留恋,数日之后,也是绝尘而去的事。真正和自己朝夕相对,能够掌握自己生死的,是这个叫韦皋的男人。
  她也爱过元稹。写有《池上双凫》一诗: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飞的念头,想来在情深意浓的时候,她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那时她已经46岁,芳华已至秋暮,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她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明白自己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世间痴情女子太多,像她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珍重。我所喜欢她的也正是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冽。
  居于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晚年的她喜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晚年的她卸下一身的哀愁,换上粗布道衣,心平气和地接受老去,安享高寿,终身未嫁。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她和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的诗作有90余首。
  公元832年,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代才女香消玉殒,永远闭上了寂寞的眼睛。她就是薛涛,一只大唐的蓝孔雀,她耀眼的光芒以及晶莹剔透的爱情,让我们为她惋惜的同时,不禁发问,如果她嫁给了爱情,还有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