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4版:聚焦二十大

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逾七旬学“艺” 废弃桌椅也能变马扎

(2022年10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静
  
  破旧的椅子、桌子、木条,这些别人眼中的废品,在李丹友眼中却是宝贝。今年80岁的李丹友用这些废弃的木制品做成了精致又实用的马扎和各种小物件,送给邻居和小朋友。他还经常帮邻居修理马扎,是大家眼中的热心人。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高新区福海花园,在小区北门附近27号车库见到了李丹友。车库门口的“马扎塔”格外显眼,约20个马扎从大到小依次往上摞起,最下面的马扎最大,顶部最小的马扎只有约有2厘米长。车库里摆放着各种工具、木料以及半成品马扎,还有一些小簸箕、小刀等自制小物件。“这是用捡来的铁盒制作的小簸箕,小孩子喜欢拿着玩土。”李丹友向记者介绍。
  今年80岁的李丹友是高密市醴泉街道人,1992年来到潍坊。他从事过许多行业,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学会做马扎。“做马扎不容易,造型、打孔、打磨、穿绳……刚开始我也不会,就不断摸索,越做越有意思。”李丹友说,随着制作技艺越来越熟练,很多人主动上门找他做马扎,他的“业务”越来越多。“家里人对我的这个爱好非常支持,有时候工具不齐全了,儿子就开车带我去买。”李丹友说,他儿子还把车库收拾出来,让他当成工作室。
  李丹友外出时,经常看到垃圾箱旁放着一些坏了的椅子等木制品,觉得扔掉太可惜,就捡回来再次利用,拆下能用的部分制作成一些日用品,一些合适的木料还能做成马扎。好友和邻居知道李丹友手很巧,经常带着坏了的马扎来找他修。
  “我没有别的爱好,觉得做马扎动手又动脑,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会一直做下去的。”李丹友说,他从70多岁开始学做马扎,就是凭着“坚持”两个字,“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只有坚持做下去,才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