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想要提高孩子免疫力 专家教你几招

(2022年10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随着秋冬季来临,又到了孩子们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不少家长都想让孩子提高免疫力,以“抵御”疾病。那么,怎么才能称得上免疫力低下呢?怎样提高免疫力?对于家长的一系列疑问,10月13日,记者联系到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颖,请其进行解答。
经常生病不一定是免疫力低
  王颖告诉记者,在医院坐诊过程中,她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家孩子总生病,是不是就说明免疫力低下?”答案是“不一定”。其实,免疫力并不是保护孩子不生病,而是说,生病后,免疫系统有能力对抗疾病,让孩子尽快好起来。目前研究发现,6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会感冒6次到8次,9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感染高发期,感冒次数能达到平均每月1次,每次可能会持续2周。所以说,儿童感冒发烧大多数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怎么才能称得上免疫力低下?王颖表示,一般来说,只有反复高频率地患感染性疾病,才应该考虑是不是免疫力低下。根据统计,在中国,儿童真正免疫力低下的发生率,只有二十万分之一,这个概率是极低的。所以,有的孩子咳嗽一个多星期,或者发烧三四天,这其实都属于一般疾病的正常现象,称不上是“老生病”,也和免疫力低下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让不少家长困惑的“什么是免疫力”的问题,王颖解释,通俗来讲,免疫力好比身体中的“士兵”,专门来识别对身体有伤害的“敌人”,并消灭这些“敌人”,同时清除身体中凋亡的细胞,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免疫力低下的人是身体里的“士兵”不够,无法抵御病毒侵袭,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病,所以,预防疾病的关键就是增强免疫力。免疫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叫做先天性免疫力,比如皮肤、鼻黏膜、胃酸等。另一种则需要后天经过感染或预防才能获得,叫作获得性免疫力。当病原入侵身体时,免疫系统首先会识别出这种病原。之后,会产生各种抗体联合各种免疫细胞将病原消灭掉。同时,身体会产生记忆细胞,当下次同种病原进入体内时,立即产生相应的抗体非常快地消灭该病原,就不会出现疾病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很快就好了。
提高免疫力从这六个方面着手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王颖给出了6方面的建议。
  1. 均衡饮食。孩子饮食均衡,才能获得全面、健康的营养成分,才能确保身体各个器官正常运作。只要孩子不是偏食严重,成长良好,不是过胖或者过瘦,那基本上在饮食方面没啥问题。
  2.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能调整孩子身体组成的蛋白、脂肪等比例,更好地建设免疫系统。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多下地玩耍,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2岁至5岁的孩子,最好每天进行60分钟左右的户外运动,如散步、玩耍、跑步等;5岁以上的孩子,除每天60分钟的户外活动以外,还推荐每周至少进行3次较高强度的运动,如游泳、长跑、打篮球等。适当的运动,都要以孩子不感觉太累为准,就是玩的时候精神高涨,睡一觉醒来还能精神抖擞。
  3.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能提供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很多免疫活性物质和酶,如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这些免疫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在孩子出生的初期,起到了很重要的护盾作用。母乳喂养推荐到1岁,之后如果还能母乳喂养到2岁更好,母乳中富含抗体,能帮助孩子减少感染性疾病。
  4. 按时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刺激身体产生相应抗体,但又不会导致疾病。如果孩子无特殊情况,不要推迟接种疫苗,因为每种疫苗都是根据孩子最容易患这种病的年龄制定的。如果接种晚了,孩子有可能已经患病,再想接种也没有用了。
  5. 适度接触病原。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通过环境中少量的、连续不断的细菌刺激,可以使孩子免疫系统成熟。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消毒剂。频繁地用消毒剂会减少孩子和病原体接触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升。如果孩子对宠物不过敏,并且家里面有条件的话,可以养只小狗。因为小狗经常出去玩,会带一些病原在爪子上,孩子可以通过它接触少量的病原,提高免疫力。另外,孩子在照顾小狗的过程中,对心理等发育也有好处。
  6. 充足的睡眠。只有休息好,身体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才能起到增强抗病能力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