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良进
微风轻拂而过,麦浪翻滚,恰似金色的地毯,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肆意铺展,风中传来淡淡的麦香,丰收的喜悦涌上心头。我的思绪,仿若断了线的风筝,回到了中学时代那段青葱而美好的岁月。
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家乡虽已出现了收割机,但仅仅是能把小麦割倒,尚未具备脱粒的功能。每当麦子被割倒后,乡亲们便会用马车或是三轮车,将其拉到村边地头的打麦场。而后,便要依靠脱粒机来完成后续的工序了。小麦脱粒需要多人协作,脱粒机响起,嗡嗡地轰鸣着,人们把小麦源源不断地送入脱粒机,接着,一侧便会吐出高高的麦秸,另一侧则会吐出金黄的麦粒。脱粒时飞扬而起的灰尘,弥漫在空气中,还有高高垒起的麦秸垛,至今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待小麦脱粒完毕,把麦秸拉走后,金黄的麦粒便在打麦场里被摊开晾晒。金黄的麦粒如同给打麦场铺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金色绸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打麦场位于村边的地头上,每到中午时分,那火辣辣的太阳便毫不留情地照射着大地。为了能让麦粒尽快晒干,我们隔段时间就得去翻一翻麦子,这样大家只能轮流回家吃饭。
到了傍晚时分,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好似一块巨大的黑布瞬间遮住了整个天空。我们一家人见状,赶忙七手八脚地把麦粒堆起来,再仔细地盖好塑料布。这时,父亲匆匆赶来一辆驴车,熟练地卸下驴后,便在驴车上面搭上棚条,又扯上竹竿,最后严严实实地盖上塑料布,一座简易却也实用的“看麦棚子”就这样搭好了。父亲转头朝着我问道:“今晚你愿意在这里看麦子吗?”我心里寻思着,父亲劳累了一整天,理应让他晚上回家好好休息了,况且看麦子这活也不累,说不定比在家里还凉快,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我便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吃过晚饭,我踱步来到打麦场。此时夜色深沉,不见一颗星星。过了一会儿,渐渐刮起了风,空气凉森森的,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我赶忙钻进“看麦棚”,不多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半夜里,我正睡得香甜,突然间,棚子外面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接踵而至,那耀眼的闪电,如同一把把利剑,快速地划过漆黑的夜空,瞬间将无边的夜幕照得亮如白昼,紧接着又陷入黑暗。而那巨大的雷鸣,在头顶上轰隆隆地滚过,仿佛是在播放一部恐怖的影片,令人心悸不已。
如今,打麦场里的时光,随着岁月的脚步越来越远。可那些成长过程中的快乐瞬间、无忧无虑的笑声,却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成为了我心中一抹温暖而珍贵的存在,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程中,怀揣着那份纯真与美好,继续前行。